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10章 性感桥姐努力学习(6)
    自备演讲的时间规定在五分钟之内,还剩二十秒的时候台上会响起倒计时提醒。

    刚刚王珂演讲的时候就是太长了,倒计时响起的时候她明显还差了起码两段的内容,语速开始明显加快。

    等倒计时结束她还没说完,为整体演讲的完整性,只能在最后又加了一句总结性话语。

    超时了会扣分,太短了也会扣分,要做到正正好好五分钟,考的便选手们对时间的把控了。

    安桥上了台,一眼就看见李女士在台协观众席里大力朝她挥手。

    在她对面的评委席上坐着四名评委老师,两位中国人,两位外国人。

    舞台两侧和台下,巨大的拍摄机器对准了安桥,将今天的这场比赛将通过cctv7实况转播道家家户户的电视中。

    “评委老师们好,同学们好。我是来自xx中初三的选手,安桥。我的自备演讲稿件叫《她的荣光》,这是一个关于一位普通的中国女性,在世界各地发光发热的故事。”

    “好的。”评委们翻看了一下演讲稿,颇有兴趣的说道:“请开始你的演讲。”

    “故事要从1977年的冬天开始讲起,一个叫祝虹的18岁姑娘跟随中国文化团远赴欧洲演出歌舞剧,她们一路路经13个国家,在八所国家大剧院里累计演出了二十余次……”

    祝虹和中国的故事要从三十多年前开始讲起,这是曾无人知晓的一段过往。

    上辈子,随着祝虹的去世,她在海外弘扬起中华文化的原因是什么成了一个谜。她的日记上没有记载,唯一的女儿李霖鹿也不愿谈及这些。

    她半辈子留下的荣光最终还是随着她的离世埋在了深深的地底。

    遗留下的那丝丝痕迹,证明着曾有人在外国为中华文化留了过浓重的一笔。

    “一九七七年,那时候的中国一个工人十几元的工资就可以养活一大家人。中国的男女都穿蓝色和灰色的上衣和裤子,冬天就穿上棉衣裤,女学生们多数扎着两条粗粗的麻花辫,被这军绿色的书包,带着红领巾,穿着横竖格子的半身裙。没有过多的漂亮打扮,什么化妆,裙子都很少见到。

    跟发展迅速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这个曾经一度崛起,留下辉煌历史的古国,显得落后又贫穷。

    初次离开祖国远渡重洋的青年男女们,在接触截然不同的国家,面对不同文化碰撞的时候,难免会遭受到一些不公的待遇和打击。”

    祝虹所在的文化团,是中国派出的第一批赴海外进行文化汇演的艺术团队。

    当时的团队内大多是一些家境良好,或是艺术世家出身的大学生。

    那一年,高考刚刚才恢复一年,学校门口还都到处张贴着“青年们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负的重任,祖国在期待你们,人民在期待你们,革命在期待你们”的口号。

    当时的祝虹就读解放军艺术学院,是文艺界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那次海外演出,她们一行十几个正直青春年少的学生们,本是抱着满满的期待前去。

    希望在其他国家获得艺术上的新成就,希望靠着他们的努力实现复兴国家的使命。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它想象的一样美好。那次演出,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最大的奚落与屈辱。

    他们挨过了废除高考,挺过了下乡知青,却没有忍住来自外国人的嘲笑和轻视。

    “1977年,中国刚实行改革开放,那时候的大街上还很少有汽车,还是以自行车出行的居多,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蹬三轮的年轻人。那时的国营的市场,买东西还是要票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那时候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