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雍德熹恭江山亡(21)
    雍德熹恭江山亡(21)

    刀,血与楚。

    一把刀,血洗楚氏。

    天清地宁这般正气凝滞的地方都驱赶不走的血刀。

    也许根本就非鬼魅之物。

    有好事者想起之前刀上的郎中令一族图腾。

    郎中令,刀,血,楚。

    郎中令与此有何干系?

    有人就地将四样东西写下,围观的人却霎那间变了面色。

    四样东西凑在一起,唯有一种连成一句的方法。

    郎中令持刀血洗楚氏。

    郎中令,为何如此?

    西青京城内,同样人心惶惶,骇人听闻的消息传来。

    一家望族被杀,满地鲜血,尸骨无存,血迹一直流到西城河畔,尸骨无疑是被抛入河中。

    而门上插着一支羽箭。

    当晚,户户门窗禁闭,却都听见了似有千军万马袭来的声音。

    马蹄声,箭射出的声音,乌鸦的叫声,擂鼓叫阵之声,几乎就在耳边。

    无人敢出来,而翌日清晨,又一望族被灭门,无一生还。

    鲜血同样是连绵至西城河畔。门上依旧插着一支羽箭。

    京城人心惶惶,大理寺已立案调查。

    却有人纷纷上报,当晚听见了大周口音的说话声,似乎在下军令,说埋伏十万大军于西青京城,西青京城如今必然以为大周攻不过来,会疏于防备,届时,便将所有朝廷门户一一杀光,朝廷大乱之时,就是大周掌控西青之时。

    大抵说法如是不绝于耳。

    比民众更慌乱的是皇公贵族,一时大乱,甚至没有分寸地直谏上报请求增加京城守备。

    启帝将奏折推到余宸面前,

    “小五,你怎么看?”

    余宸拿起一本奏折翻看,不多时便放下,接连看了几本,余宸退后半步,作礼道,

    “还请父皇听儿臣愚见。”

    启帝道,

    “说。”

    余宸道,

    “大周如今二十万兵力在手,但是一时半会儿,想抽调出十万悄悄潜入京城,无疑是无稽之谈,且不说会不会抽调,就是这路程,只怕也赶不过来。”

    启帝道,

    “依你之见呢?”

    余宸道,

    “依儿臣之见,大周遣了兵力偷偷摸摸进了京城,这是必然,只是若是京城一时间多了十万人,必然极明显,而且也没有住的地方。所以,这十万的说法有些问题。”

    启帝道,

    “但是,在第一晚,能一夜毫无声息杀灭三百多人的队伍,也绝对不会少。更何况,无数民众上报,说闻千军万马之声。若是人不多,必然没有办法轻易造出这等声势。”

    余宸道,

    “依儿臣愚见,如果不是人数有异,则必定是大周暗藏,京城四周多山,大周兵力驻扎暗藏在山林里的可能性非常大。”

    “只要派兵搜山,一切皆可大白。”

    西青京城城郊山中,

    沈烨吃着干粮,被绑来的俘虏皆靠在山洞石壁上,有小兵上前,

    “副将,已经绑了两家,再绑的话,只怕这山洞就容不下了,更别说是我们的干粮,到时候不得不去京城里买粮食,就一定会暴露。”

    沈烨喝了一口水,

    “那就选一家人少的,我们只绑两家,大抵起不到威慑的作用,现在西青皇室一定在犹豫要不要留兵,也肯定在怀疑我们到底有没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