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人心诡谲
装,可是神气得不得了,你让他也送些于我军中来。”

    见这位叔祖还是和以前那般,杜弘域自不会拒绝,于是道,“叔祖,这毛呢料是小高做得生意,我也参了股,这趟我领大军北上,军中也有多余的军服,我马上便叫人从广宁运来。”

    杜松不在意那毛呢军服到底是怎么来的,只要有就行了,然后他拍了拍杜弘域的肩膀道,“这仗咱们爷儿两必要勠力同心,叫那些没用的读书人瞧瞧,这打仗的事情还就得靠咱们这些粗鄙武夫。”

    “那是自然。”

    杜弘域点头道,刘綎马林李如柏和他这位叔祖资历战功相仿,朝廷打算分进合击,这兵力分配上必有主攻副攻,进兵路线也有讲究,到时候有得争吵。

    就像杜弘域猜测得那般,他刚抵达沈阳,杨镐这位经略大人便立刻召集他们议事。

    杜弘域虽然是皇帝亲自点将,拨付内帑银给付的大将,可是在刘綎马林李如柏这些老字号的国朝大将面前,他的资历还不够看,就连杨镐这个辽东经略也不怎么待见他,所以他也乐得杜松这位叔祖跟其他人扯皮。

    “小杜总兵麾下以骑兵为主,不善用步兵,四千浙军自当入我麾下。”

    拿到了三千川兵后,见杜松争起那四千浙兵来,刘綎自然不答应,五大总兵里,马林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李如柏是来戴罪立功的,杜弘域资历太浅,朝廷要五路大军围攻赫图阿拉,这主攻一路的主将只有杜松有资格和他相争,眼下谁抢得兵多,谁就是主攻将领。

    杨镐冷眼旁观,他不在乎谁来当这个主攻的主将,他要做的就是尽量平衡,本来若没有杜弘域,杜松便是最好的主攻路主将人选,毕竟这回朝廷调集的各路精锐里,自宣府到固原共发边军步骑五万五千,杜松历任延绥蓟辽山海关等镇总兵,统帅边军各镇大军绰绰有余。

    可如今却多了杜弘域和他麾下一万精骑,再让杜松做主攻路的主将就不合适了,看着杜松和刘綎互不相让,杨镐忽然朝边上自军议开始后便默不作声的魏忠贤道,“魏监军如何看?”

    若说杜松刘綎这些丘八只是让杨镐感到不快,那魏忠贤这个监军就是让他厌恶了,区区的阉人来监军,穿盔带甲领着手下那些番子飞扬跋扈且不说,居然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前番议事时,还在说什么东虏带甲五万余,危言耸听。

    “经略大人做主就是,咱家不过是个监军,这等军国大事,哪有咱家插嘴的份!”

    魏忠贤也没给杨镐好脸色,自从吵过一场后,他已经确定这分进合击的策略不止是杨镐一个人的主意,而是皇帝和朝廷的意志,他就懒得再空费口舌,反正该写的奏折他已经写了,反正事后怎么都怪不到他头上来。

    “既然如此,刘总兵,这四千浙兵便让于小杜总兵,小杜总兵麾下皆是精骑,不能没有步兵压阵。”

    杨镐这般说道,杜松自是大喜,刘綎不是个好脾气的,本待要反唇相讥,却只听这位辽东经略道,“杜总兵,刘总兵麾下皆是南兵,宣府大同山西的三镇精骑便交给刘总兵。”

    刘綎麾下是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南直隶各地兵员共约两万人,如今加上三万精骑,转眼间便拥军五万,自然当仁不让地成了主攻路的主将。

    杜松脸色都变了,他有心想要争夺宣大山西的三万精骑,可是先前是他主动开口帮杜弘域这个侄孙讨要四千浙兵,他如今哪里落得下脸面说不要那四千浙兵,更何况杨镐分完兵后,那位魏监军没有反对,这事情便等于这么定了下来。

    于是各地调集的八万三千余大军加上杜弘域的一万精骑,合计近十万大军,最后刘綎领步骑五万,杜松领二万五,杜弘域领兵一万四,马林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