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九六章 扩军势在必行


    一体的道路,每年能够实现自我补贴。但架不住这个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科研项目越来越多。所以朱由栋每年还得补贴五六十万元。

    所以,福建福宁镇的舰队他不是不想给他们建新舰,实在是钱不够——太孙殿下确实不像其他的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们讲享受,但太孙又不是苦行僧。而且身为国家储君,该有的牌面还不是得有——兴华宫每年的花费也是几十万元级别的。

    再说了,面对建州这种还没有成型的强盗集团,他用私产可以将其镇压下去。但是面对其他的穿越者,他就不能完全靠私产了:不然他做这个皇太孙干嘛?

    现在,其他的穿越者将要开始对自己进攻了,他必须得使用国家的力量了。

    还好,虽说这十几年没有编练出多少新军,但是这个国家的财政状况正在不断的好转。不然,面对其他穿越者的新军,还真的不太好说了。

    “咳咳,大司徒啊,孤跟你讲,编练一个新镇,大约需要……所以,还请先拨款一千万给兵部。”

    “殿下,照理说,户部现在有钱。那一亿两千万盐政改革所得,给全国官员涨薪,臣准备了一千三百万,此次赈灾,户部购买粮食花了一千万……总之,国库现在非常充盈。但是殿下,臣真的不能理解,为了一个区区暹罗,或者再加上倭国吧。至于么?要知道,当年援朝抗倭,朝廷前后耗时六年,一共也就花了七百万两银子而已。”

    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朱由栋耐心解释道:“大司徒,非常有必要的。昔年,我四川镇在刘綎的率领下和缅军作战,也是耗时近一月方才收工。而现在,缅军对上暹罗的新军,却是一触即溃。方才许显纯的报告你们都看了,且不说暹罗是不是真的要去抓湄公河三角洲。单是这份报告里对暹罗军队的描述,你们也该知道,暹罗的军队其装备,不输于我横海卫。近千年前,唐太宗说他为何能够战无不胜。原因就四个字:甲坚兵利。这决定战事成败的,当然有很多因素,但若是器不如人,打起仗来,是要拿大量的血肉去填的。大司徒,孤认为,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也不要让我大明的好男儿去做无谓的牺牲。是不是?”

    “殿下,臣以前在南京也是做过兵部尚的。”隐晦的表示自己绝不会轻视士兵的性命后,许弘纲起身:“殿下,还是那句话,现在户部有钱,要扩军没有问题。但是请殿下想一想,新军扩建起来后,以后这支出就是每年都有。七个镇,按照现在横海卫的标准,朝廷将每年新增四百多万的支出。此事,还请殿下要早作准备。”

    “哈哈哈,大司徒请放心,开源的事情,交给孤去办。”中古时代的,基本靠农税、盐税支撑的国家要长期的养一支庞大的近代化军队,即便是大明的国力也不能长期支撑。哎呀,许显纯说暹罗的新军不下五万?真不知道那个家伙是怎么养得起这么多兵的。唔,对方一定是收商税了吧?嗯,一定是的。哎,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全面的征收商税啊!

    搞定了户部尚,朱由栋笑意盈盈的对王象乾道:“大司马,财神爷肯发钱了,你这边没问题吧?”

    “殿下放心,臣知道您的近卫军都是按照军官标准培养的,此外横海卫的军官也可以抽调一部分。而且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们现在入学最长的也有三年了。所以,军官这一块完全不成问题。至于兵员,只要大司空这边舍得从工地上放人,臣敢担保,明年四月以前,七个镇的新军全部组建完毕!”

    “好。”朱由栋拍拍手:“说完了陆军,我们再来说说海军的事情。”

    “啊?殿下,海军还要怎么做?”

    “哎,诸位,你们可真的有些小看暹罗和倭贼了。不过呢,孤也有责任,对两国入侵的时间估算不足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