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3.第十三章
    遮棚搭建好了,晚上有了可以躺着睡觉的地方,谈雪就打算开始吃饭。

    这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四周灰蒙蒙的,让人只能看清眼前的一小片地方。

    在劈砍树枝的时候,谈雪还砍了一些木头,拾了一些枯枝败叶堆在遮棚前,现在天黑了,正好把它们用作燃料。

    以前母亲还在的时候,两人曾在野外露营过,谈雪搭过篝火,因此知道怎样堆放木柴,火才会燃得稳定。

    然而在那个时候,点火有打火机,一按就能燃火。现在她没有可以取火的东西,钻木取火又太费劲了。

    谈雪想了想,记起《鲁滨孙漂流记》里为了烧陶,鲁滨孙曾点火烧窑。她可以朗读那段,具现出一根有火的木柴,这样就可以用那根木柴引火了。

    这样想着,她打开了阅读器,可她不经意间在书架里看到了《安徒生童话》,顿时想到了一个更好的主意——

    每次用火都要具现木柴取火,也挺麻烦的,她要是直接具现出一些火柴,很长时间都不用再具现点火的工具了!

    于是,她点开童话,选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篇,准备把小女孩在冬夜里贩卖的火柴全部具现出来。

    重读这个故事,和每次读它的时候一样,谈雪感到无比心酸。

    如果可能,她真想钻进书里,把女孩的火柴都买了,让她早点回到家里,坐在火炉前烤火,在除夕夜吃一顿饱饭,跟和她同龄的孩子一样,在家里享受节日的温暖。

    可是,她接着看下去,就记起小女孩的家里也同样冷,不比寒冷的大街暖和多少。

    而且,小女孩的家里也很穷,她爸爸还会打她,即便是除夕夜,也不会有烧鸡、烧鹅供她饱餐一顿。

    读书最让人难受的,就是故事中的角色未来早已注定好了,无论你读多少遍,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步入死亡。

    即便后人写了新传、同人,在书里修改了他们的结局,但读者心中永远记得,原著里的那个人还是在最美的年华死了,到底意难平。

    写给孩子的童话,往往让成人百看不厌。谈雪忍不住看完全文,很想把小女孩从书中召唤出来,和她一起烤火,一同在火堆旁吃饭,吃的浑身都暖和起来。她一定会好好照顾她,把她当成自己的妹妹,给她穿好看的衣服。然而这只是她的幻想,她永远无法做到。

    最后,她也只能把书里的火柴具现出来,攥了一大把。

    谈雪从一大把火柴中抽出一根,把这根火柴蹭在干燥的木头上划着,她把点燃的火柴扔到枯叶中央,顷刻间生起一团旺盛的火。

    火苗在木堆中迅速生长,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

    因为谈雪裹着貂皮、她没有冻得出现幻觉,所以火光中并没有香喷喷的烤鹅、没有点着万千蜡烛的圣诞树,火光里也没有出现她最思念的人——她逝去的母亲。

    小女孩的火柴并没有任何特殊功能,就是最普通的火柴,只能用来点火,火焰转瞬即逝。

    然而,映着明亮的篝火,谈雪灰暗的脸庞还是一点点被温暖的火光照亮。

    光能治愈人类心底的阴霾,扫清潜藏的愁绪。

    烤了一会儿火,谈雪的脸色红润起来,重新记起了她要吃东西的初衷。

    由于看了一个悲伤的童话,谈雪决定找一个欢快点的故事舒缓心情。

    她关掉让人悲伤的安徒生童话,打开了格林童话,找到了《聪明的格蕾特》。

    格蕾特的故事轻松明快,读完不禁让人会心一笑。

    最关键的是,这个故事里有两只烤鸡,读完不仅能让她心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