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十七章 兵家初登场
九节点的中上品灵根,且发生了变异。

    李悠的丹方出自手机,完善且强大。这个体质是以阴阳为基础,却又因人而异,受个体属性和认知的影响。大娘原本一片空白,得的功法是李悠传的《日月凌空盛剑舞》,所以体质和领悟都偏向日月之道。剑六本就擅长生死之道,进一步的提升也是生死之道的方向。

    而卫青山在改善体质的时候,把他对兵法的领悟融入了进去。攻之道,其掠如火,迅猛狂暴,谋之道,其变如水,难测其变。他领悟的是水火之道。

    他的这把钢骨伞,也异变成了水火遮天伞。

    面对攻来的四把长枪,一股浓郁的水汽笼罩了卫青山,身形消失在了突如其来的浓雾中。

    难知如阴,李悠在知道自己这个师兄和自己新收的小弟发展的方向是兵法,就绞尽脑汁,帮他们整理了一些上一世的知识。不过他再是文科生,也不至于去看古代的兵书,而且存世的相当有限。当然了,最著名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这一类广为流传的,借助其增强了的记忆,还是能写出来个一二三的。再加上一些身为伪军迷,对现代军事的一些浅薄认知,和读党史时,记下的那些通俗易懂的战术。大杂烩融为一炉,修饰一下文字,一篇《兵论》就成了卫青山这一脉的核心传承了。

    尤其是《孙子兵法》这本古书,本就字字珠玑,大道而笼统。这书放在一般人手里也就看个热闹,真正的兵书可不是这样的。真正古代将领学的反而是大白话一般的具体而实际的内容,例如如何练兵,如何征兵,后勤保障如何维持一类的具体实操。《孙子兵法》这类书,是给那些真正有统兵经验,打仗经验的将领,作为一面镜子反思自身用的。

    而卫青山恰恰就是这种状态,他的传承初创不久,一切都还在似是而非的萌芽状态。很多情况都属于他知道该怎么做,但并不清楚为什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很难授徒。正常情况下起码要数代天才辈出,不断完善进步,才能把这门传承彻底成熟。但李悠一本《兵论》,像是给了卫青山一本大纲,他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思索,往里完形填空就行了。

    等于是李悠已经帮他把路指明了,按图索骥的走下去就好。

    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就是卫青山从兵法中领悟出的六招。难知如阴,隐匿自身,水汽挡住的不单是视野,还有神识感应。

    面对这等情形,楚王府的家老也经验丰富,绝不以身犯险。脱手长枪飞出,四人御使长枪,分工明确,分别从四个方向刺入水汽之中,试图压缩卫青山活动的空间,逼他现身。

    长枪似乎刺中了什么,剧烈的波动从水雾中传出,激烈的震动,撕扯着水雾向着四周飞速扩散。短短几秒钟就由数米直径的雾球扩大到了上百米,还在继续扩大。

    “阿弥陀佛,小心,有诈!”

    一旁的枯荣寺十八罗汉,虽然还没阿赖耶识,但是第七识末那识修为还是不弱的。本能的察觉水雾有问题,小心戒备之余,还是开口提醒了一声,以全盟友之名。

    但是来不及了。

    水雾突然炸开,不是散开,而是被一团烈焰撑爆了。

    狂猛的火浪把面前的所有人,李熊信,家老,十八罗汉全部卷了进去。

    李熊信面露不屑,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手段,没想到不过就是一道火焰术法罢了。这么大的范围,这么分散的力量,能有什么用。

    江湖上对术法灵根者的实力,最直观的评价就是术法被控制的范围,越小,代表着控制力越强,威力越凝聚,破坏力越强。

    这么大的范围,完全就是不加控制的胡放嘛,而且玩火?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