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零一章 四方我方
算臧霸现身,可能那些跟随臧霸,见过大渠帅一两面的人都不大可能认出臧霸,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将大渠帅给忘了,相反他们会永远铭记大渠帅,香火不绝,按照现在的话就是,大渠帅虽然死了,但是大渠帅永远的活在他们的心中……

    正因为这样死掉的大渠帅实际上已经相当于这些黄巾转化来的百姓们的信仰,而且在逐渐的代替原本黄巾的信仰——大贤良师张角,不过相对于张角那种“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叛逆信仰,臧霸所代表的德行、勇气还有慷慨赴义的淡然反倒是三观极正……

    如果有一天有人为大渠帅建庙的话,陈曦绝对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毕竟信仰、教派这些东西迟早都会出现,而与其信仰某些自相矛盾的哲学理念,或者加入某些令人堕落颓废,难以自我实现的教派,大渠帅这个信仰不是不可以,相反,这个信仰很好,很不错!一个纯粹的英雄,一个舍生取义的英雄,信这个好!

    当然陈曦是不知道这些的,要是知道的话,绝对会偷偷给大渠帅建庙,至于臧霸会不会感觉到郁闷,陈曦才不会管了,治下稳定才是陈曦的追求!

    想想看一个以大渠帅为中心,孟子的舍生取义以及其他杂七杂八思想为内涵教义的教派,这只要建出来就会有百多万的信众,然后扯上孟子这张虎皮,貌似也挺带感的!

    至于教义存在的问题,那完全不是问题好不,自古多少教义有问题,但是教派不也欣欣向荣吗?再回过来想想孟子的思想严密性也不是闹着玩的,作为宗教教义虽说有些不太好,但也并非不可能!毕竟儒家有时候也叫儒教,分出来一脉也可以的,没啥不对的。

    可惜这些事情陈曦并不知道,很少去奉高城以外的陈曦,大多时候都是令人去了解治下形势,而像这种祭祀大渠帅这种小事,所有人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自然没有人会告知陈曦了。

    毕竟在这个孝义的时代,像大渠帅那种慷慨就义的行为。就算是搁在对黄巾极其残暴的皇甫嵩、李儁等人手上,即使不同意他的条件,也会赐其全尸。厚葬之!

    英雄就应该有英雄的待遇,这个时代就是如此,而大渠帅的作风就恰好非常的符合这个时代的观念,所以才会让黄巾信服,也才会让百万黄巾齐哭!

    裴元绍和周仓两人尽力的挺直身子,不管饥饿与否,在英雄面前都需要保持着尊敬。在大贤良师败亡,周仓和裴元绍看着血流成河的荒野便已经舍去了原有的信仰,只不过因为手下的兄弟们需要一条活路。他们才带着手下来到青州落草为寇。

    不过等大渠帅出现之后,他们两人再一次拾起了曾经的信仰,生死不过如此,有人慷慨悲歌。有人怨天尤人。曾经怀疑的一切彻底消散了!

    缓缓地给碑前插上一炷香,裴元绍和周仓带着所有人全部跪下,虽说面有饥色,但是所有人都是郑重的看着那一块空白的墓碑,那代表着一个逝去的英雄。

    那一块墓碑前的香烧完之后所有人起身,周仓和裴元绍也好像放下了所有的担子,“走兄弟们我们去泰山,投靠刘玄德!”

    “好!”所有人一愣。随后大声的吼道。

    青州所有的黄巾都知道了泰山对于普通黄巾的待遇,正因这样。很多青州黄巾都不做黄巾了,转而偷偷逃往青州靠近泰山的地方,在那里登记之后就能分到土地,种子然后转职成为老百姓。

    正因为这样很多青州黄巾头领手下的黄巾都在减少,不过除了少数真正暴虐的黄巾头领,其他人也都睁只眼闭只眼,包括管亥那种厌恶官军的头领对于手下普通的黄巾投靠泰山刘备都当作没看到。

    有走的自然也有留下来的,人心齐了队伍也就好带了,所以对于这种情况青州黄巾也都不做任何表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