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十七章 接人
    安墨正在想李铖什么时候回来,李铖也正想着将安墨接来州府的可能性。

    两个州府竟寻不出一支百年人参,这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操作。

    荆州府邸,一众人寻思着要从哪里寻药材,李铖隐约觉得安墨那里可能会有,那梦里出现的商铺有太多不寻常的东西了。

    将军是一定要救的,不只是因为他对他们这一群人恩重如山,更因为将军对北地的重要性,除了将军再没人能抵抗北外之外的戎人,也没人能扛得住朝廷的压力护住这一帮将士。

    只是,李铖想着是他亲自回去一趟取药材,还是干脆把他们母子接过来呢?!

    若是他自己去取,到时候随处转一圈,便能隐藏住安墨的特殊性,两个孩子也能平安长大。

    但是将军现在这样,北地极有可能再生战事,留他们母子三人在李家村未必就能安稳。

    只是若把他们接过来,不说乐乐壮壮面对的是什么,安墨极有可能暴露她的不同,荆州府也不是铁板一块的,否则将军这回又怎么会着道呢!

    那边葫芦偷偷跟李铖商议:“你说将军好了后,还会打起来吗?也不知道李家村那一块安不安全!”

    李铖想,得了,还是接过来吧,那边虽然偏,但谁知道战火会不会蔓延过去呢,何况李铖以往行事也未很遮掩,若有人有心寻过去也是容易的很,想来还是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好。

    至于壮壮乐乐,反正日后院试也是要过来州府的,先同将军透个底,好过他们日后去京里无人看顾。

    这么一打算,李铖便想亲自跑一趟。

    李家村这边,安墨院子里多了好些男孩子一同来练字,乐乐和壮壮看着年纪最小确是领军人物。

    因乐乐壮壮考的好,村里好些人家送了孩子去吴先生处念书,虽然里正私下提醒过恐有乱象,但束脩也交了,学才上没多久,这些小孩仍还学着。

    算起来都是乐乐壮壮的学弟了,这其中便有三丫的二哥。

    听说是因为三丫二哥人比她大哥要灵泛一些,所以吴婶把二儿子送去认认字,到时候也好找县城里的体面工作,至于大儿子日后是要养老的,分的田地会多些,两厢一对比,也算持平了。

    除此之外还有三叔家的小儿子,里正的大孙儿翠妞的堂兄,就连李薇的弟弟也过来了。

    也是安墨无意中在吴婶院子里看见三丫二哥拿木棍在地上划拉着,说是在写字。

    安墨在现代,是习惯了重视教育的,家长们只怕孩子用的东西不够好,她以为那些说读书是靠自己不在乎环境都是骗人的。

    如她一个堂弟,很不爱学习,就喜欢打游戏,但因为家里条件好,各种补习班,各种开小课,走后门都要进重点,最后不也踩着尾巴进大学校门了。

    所以安墨给乐乐壮壮用的就没有差的。

    三丫二哥成婚了也才十七八,在安墨眼里正是最要紧的年龄,见此不免好事多嘴两句:“这么拿棍子是练不出来什么的,那些老师最爱说见字如人,字不好看,先生都不重视。”

    “这我也知道。”吴婶愁眉苦脸:“但他才学认字呢,日后等他认得多了再买纸。”

    这时候的纸是奢侈品,因工艺没传开,又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言论,笔墨纸砚没有便宜的。

    虽看着安墨家时常送东西给吴婶他们,但实则吴婶也时常帮衬安墨,也不说若没有吴婶说道,村里人当初便不会那么快接受安墨,上次乐乐壮壮办酒,没有吴婶再,安墨得抓破头。

    远亲近邻便是如此,安墨在这里待久了,也渐渐明白在这里生活,现代那种孑然一身的方式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