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061章,圣院
    “除去上古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武道一脉,从有记载至今,已有数百万年历史。 数百万年中,无数天骄豪杰涌现,创造出了一部部神功秘法。 然而,神功秘籍虽多,却不是门下每个弟子,都能学习的。 许多重要的典籍,非宗门亲传弟子不能学。 更有甚者,宗门内的某些武功,只传掌门一人。 这么做,固然有保密、防止被人偷学的因素在内,却也代表武道一脉,大大小小的宗门,对于功法的重视。 武道一脉重视功法,我们儒道一脉,同样重视经史典籍。 因为孔圣是在近万年内证道的缘故。 我们儒道一脉,无论是底蕴还是传承,都远不如武道。 等同于武道功法秘籍的经史典籍,也仅《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寥寥几本。 秘籍少,能够培养出的人才也有限。 因此,但凡儒者,都希望有新的经史典籍问世。 为了鼓励门下创新、子路、颜回、孟子等虚圣,定下了规矩。 若有人将自己的作品,供奉于圣院,并且才气超过三尺。 这部作品的投影,就会通过法阵,进入圣院审阅堂。 如果有幸,能够获得坐镇圣院大儒的认可,作者就能获得巨大的好处。 据说,司马迁就是因为将《史记》,供奉于圣院,从而得到了虚圣孟子的指点,这才能够突破原有桎梏,进入等同于长生第九境的大儒境界。” “所以,伯父你是想把《三字经》和《千字文》供奉于圣院内,以此尝试获得机缘?”经过澹台仲元这么一解释,武秋生算是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没错。这两本书,秋生你是第一作者,我是第二作者。 虽然,秋生你追求的是武道,才气对你无用。 不过,若是这两本书,真的获得了圣院大儒的认可,大儒们也绝对不会亏待于你。” 因为两个位面的历史不同,导致武秋生给出的《三字经》、《千字文》,错漏百出。 这样的文章,就算有其可取之处,但因为文中谬误过多,肯定会被刷下来,甚至连进入圣院,评定才气的资格都不会有。 不过,经过澹台仲元修改后,全新的《三字经》,《千字文》就不一样了。 知识丰瞻,音韵谐美,用典正确,读起来朗朗上口。 不但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更能让人了解九州历史,体会汉字传情达意的准确与精美,认识古人的智慧,一窥国学堂奥。 更为重要的是,有了这两本通俗易懂的蒙学教材,孩子开蒙读书识字将会变得简单。 以澹台仲元的眼光,这样两本足以称得上是“蒙学之冠”的著作,对于儒道的传播,绝对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 “既然伯父已经决定那便放手去做吧!” 《三字经》、《千字文》,对于武秋生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如果真的能用这两本书,换取好处,他绝对会举双手赞成。 “既然秋生也同意我的做法,那么明日中午,就随我一起前往圣院吧。” “好!” 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等两人谈完,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陈国丰平县,虽然是个相对太平的小县城,但也如同大多数城市那样,实行宵禁。 为了不被捕快抓去衙门问话,武秋生在看到窗外的天色暗了下来后,就匆匆回了家。 …… ……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武秋生刚准备起床练功,就听到门外一阵喧哗。 出去一看,发现自己的父母,以及几个乡亲,正兴高采烈的簇拥着媒婆,走向澹台家。 媒婆的手里,还拿着一只活雁。 按照陈国的规矩,男方头一次上门说亲,并不要采办聘礼,只需带一只大雁上门就行。 如果女方同意,那么经过问名、纳吉这两个步骤后,就轮到男方置办彩礼,正式求婚。 “左右只是订婚,等我十六那年才正式完婚,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的道理,武秋生不是不懂。 可是他面对的是自己的父母,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澹台梓萱,拒绝的话到已经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唉~”长长的叹了口气,武秋生不再去想这件烦心事,重新回到院子里,练起了拳。 穿越之前,他也经常锻炼身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