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三十六章:猎人
    不同于大资本家的故意漠视,和职业猎人出于追求信用点展开的猎杀,当地平民对于地底人的态度,取决于个体差异和生活经历,可以说是各不相同。 好心的人,可能会试图跟偶尔遇到的地底人交流,发现对方会说话,能用翻译器交流,往往还能施舍点东西,就像喂流浪猫一样。那些特别好心的,还会主动问地底人想要什么,然后帮其拿来,换取一点黄金或宝石,大体上就像是发现了一只会用不知从哪里偷来的玻璃珠,和人类换面包屑的会说话的乌鸦,忍不住想要留个纪念。 但那些遇到过野蛮地底人的人类,态度上就没那么温和了。 将其叫做‘无毛白鬼’的,主要都是因地底人受到了损失的人,以居住在乡村的居民和旅游者为主。有的村民真的被地底人糟蹋过农田,破坏过屋子,有的游客真的看见过地底人袭击同伴,甚至自己落单时差点被凶残的野蛮地底人吃了。 加之从避难所来到地表上的地底人勇士,并非每一个都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可能会对在当时环境中处于弱势的人类下手,制造暴力事件,掠夺资源,他们在人类中的声誉并不算好。 因为普遍把地底人当成一种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当地人很难准确分清野蛮地底人和文明地底人的区别,不过有不少人都知道,地底人分品种,外表看着差不多,不过内在有些比较亲人,可以交流,遇见了小心点应该没大事,另一些则很凶,上来就咬,没有道理可讲。 经验丰富的老猎人,自有一套区分两者的办法:看牙。 野蛮地底人嘴里长有两颗中空毒牙,能向被咬到的猎物注射神经毒素,而文明地底人出于某种原因没有毒牙。 不过,他们一般是先把地底人打死,再区分种类的。没毒牙的地底人,一般比有毒牙的贵一点,因为尽管被后者咬到更危险,但后者很蠢几乎不可能咬到人,而前者数量较少也较聪明,猎杀难度高一些,潜在的破坏性也更大。 在爪哇国成立以前,这颗行星一直是个偏僻又宁静的地方,绝大部分土地都已经得到充分开发,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周围若干交通方便的村落里,生活富足,自然环境舒适,生存压力小,犯罪率也很低。 普通平民都没有携带武器的习惯。在遇到危险的野生动物时,他们极少亲自动手,更多的会选择报警,或呼叫附近的猎人。 因为有信用点拿,且在职业成员外,还有不少热爱射击的兼职成员,猎人通常来的更快,斩草除根的也更干净,还懂点淳朴的生态学。 为什么黑市上能直接买到前往避难所的地图,却从来都没有猎人进入过避难所呢? 竭泽而渔是不可取的。 因为生态环境长期保持稳定,相关产业发达,有一系列成熟的配套经验,爪哇恒星系3号行星上的动物制品价格很低。猎人们甚至都懒得回收猎物,很多时候都只会把用来换信用点的证明物,像是耳朵、脑袋、尾巴什么的切下拿走,别的部分直接随手一扔,有道德的猎人会主动扔进垃圾桶里。 除了能用来换赏金外,地底人的命和身体,对于猎人来说,毫无价值。 冲进地底人的城市,大肆捕杀一通,固然能一次拿到很多信用点,还能永久性的解决掉一部分地底人带来的问题,但那就是最后一次拿到相关的赏金了。 私下成立的猎人协会里,首要的内部准则之一,就是不能杀的太干净,要给以后留点活路。 没有猎物可打的猎人,多半也要考虑转行了。 大资本家自然也知道自己雇佣的猎人们,在背后打的小算盘,也知道不能太逼迫手下的员工,就默许他们这样做,以较低的成本维持平衡,阻止地底人在地表出现,更深处的则听之任之。 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位想要开拓新市场的年轻人,其实是不懂的。 他只知道,若是能和地底人建立贸易关系,再借叔叔家的传媒集团,好好宣传一下,大家对于地底人的印象,一定会大大改观。他相信,开拓这片新市场,用一堆产能过剩的货物,换来地底人开采多年积累下来的贵金属,以及激活未来的贸易潜力,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