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百七十八章:天道承负
进是会起到长足的进步的,所以在现今社会问题中,“承负”说是对道德状况加强及改进的更有效的思想认知。”

    吕洞宾笑道:“黄老道学乐生恶死,主张超越生命极限,追求“天长地久,长生久视”,最好成为活在世上的活神仙。庄子就曾指出:“龟宁生而曳尾于涂中,不愿死为留骨而贵”。黄老道学在依据“天道循环说”的哲学基础上,根据老子“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的教义思想,提出“承负”说作为自己的报应观,并用以解释自然和社会上的各种因果报应现象。《太平经》是最早对承负思想做出较为系统阐述的黄老道学经典。《太平经》对承负说有两种解释:其一,人世间的承负,把今人受到的福祸归结为祖先的善恶,祖先积德行善,泽被子孙后代,祖先有过失或作恶多端,其恶果于后代子孙。其二,自然、社会的承负,顺“道”而行,自然、社会就昌盛发达;违“道”而行,自然、社会就衰败枯萎。其“承负说的核心内容是将天道、地道、人道置于“承者为前,负者为后”的循环逻辑发展之中,用天道、地道来论证人道。说明天灾之发、地祸之起的原因,在于违背自然之道,的人道承负。社会dongluan,王朝更迭,亦是人为所致。任何自然、社会现象都蕴涵在“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的承负结局之中。”

    又说:“你我都是这漫长承负接力赛中的队员。跑好自己这一棒,上承先人们积累的基因、智慧等优势,无愧于先民,下负后世人生存环境,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世人积累更多优势,无愧于纷纷而来的后世人。”

    翾楚说:“不是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