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百七十三章:步虚
间如闻麻姑之音,句里能发玉女之瑳。但其时之“步虚声”腔,现已不得而知。现存各地道教仪式中的步虚音乐大多舒缓悠扬,平稳优美,适于道士在绕坛、穿花等行进中的诵唱。”

    年复说“看样子,我作为一个道教人士,确实有点少了呀,我就知道传道济世也可以得道升迁……”

    萧天枢说“也不少,可是有些东西叫法不同,我们大家想象中的也就不同,此外,传道济世也可以得道升迁。他在《木郎祈雨睨并注》中说“辅我救旱助勋隆,雷神、风神、雨神、电神,助吾救旱。按《法书》云救旱一次,以其阴功升转一阶,准活一百二十人。大旱过两旬者,迁三阶。”救民间旱灾一次,其阴功可转一阶,如果救持续两旬的大旱,功劳更大,可以升迁三阶。”

    年复说“那嫡仙下凡岂不是要伴随天旱呵呵……”

    萧天枢说“天庭是白玉蟾心灵的家园,白玉蟾还有很多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这也是谪仙观念的一个重要体现。他在《神霄吟三绝》之二中说“紫琼飞清都,翠云护绛阙,不见有星辰,俯视但日月。下世二千年,不敢向人说,吾已成金丹,留下飞仙诀。”指明自己在凡间两千年却不敢向别人说起,金丹已经炼成,于是留下飞仙口诀成仙。白玉蟾一直在寻觅故里,寻觅托付,寻觅自然人格与社会人格的双重安顿。自然人格的安顿之处是故乡,而他少时因罪离乡,现实的家乡带给白玉蟾的只有痛苦,所以社会人格的安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文人的社会人格的安顿在仕宦,白玉蟾已无缘此道。他12岁举童子科,然而因乘兴作诗,得罪主考官,前途尽失,所以感慨“世有千里马,可怜无王良”。白玉蟾是一个生命漂泊感非常强的人,怀有对“道”执着的追求,漂泊成为他的心中之忧。谪人的身份可令其漂泊的精神有所寄托,为其漂泊感找到一个可以言说的安顿之处,彰显其内心近乎仙人的高贵精神。天庭是他心灵的家园,他一生漂泊、历经磨难,只为能回到久违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