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百二十三章:合久必分
    道姑翾楚正文卷第五百二十三章:合久必分年复说:“哎!说来去,还要怪,这些时局不定,害的老祖宗把自己贬低,要与这些外国的文化三教合一呀!”

    萧天枢说:“这也正应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就算是我们道教如何顺应天道,也总是有时运不济的时候呢!这时候,老祖宗只得把这时运给偏向合一,既然合一,也能夹缝中求生存吧!”

    年复说:“到底是什么时候才有这种三教合一的思想的呢?”

    萧天枢说:“三国志里的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的,现在也是--样,分开久了就想着在--起,在一起久了就想着分开。历史上三教曾各自开花散叶着,却又到最后三教合一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萧天枢说:“这些人利用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积极方面,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从统合的角度看,“三教合--”的含义无疑要比“三教”更进一步。关键在于对“合一”的理解。如果将“合一“视作儒、道、佛三家的内在义理上,特别是在道德标准取向.上走向融合的一种趋势,当然可以,但此至少在明代之前是称为“三教合流“或“三教归一”的。其实一般的学术着作中在说三教合一时,也就是这个意思。

    年复说:“或许正是对三教合一之称在理解上的模糊,古人极少用三教合一这个词,至少是明代以前基本上没有人使用过此词。作者曾请友人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三教合--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或者说,明代以前的人们,尚未认识到三教在外在形态上有合一的可能性。当然,明代人所说的“合一”,仍可分二个层次,其一依然是以往“三教归一”、“三教一家”的那层意思,即主要指三家在道德价值观念上的-致性。如顾宪成在《明故礼部仪制司主事钦降南阳府邓州判官文石张君墓志铭》中云:“东溟管公倡道东南,标三教合--之宗。君相与质难数百言,管公心屈”。不过,从明代一位监察御史陆陇其所云,“今人言三教合一,岂非朱子之所叹然。又有谓三教不可合而各有其妙,不妨并存者,则又是以不合为合,尤巧于包罗和会者也”。陆氏所谓三教的两种合一,其区别正是表现于外在形态上,即当时人们确有主张将三教混为一体。”

    萧天枢笑道:“三教合一概念在明代的提出,必定是当时的社会中已经有了合三教为-教的某种实际形态存在,哪怕是一种模糊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社会上确存在三教形态上的共--。如到了明代,三教共同崇拜的神只日益流行,其中最盛的是关帝信仰,约成书于明中期的《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称关羽君临三界,“掌儒释道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