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铜钱买魔都
了于秋之前在河口县置下的产业,和在沙门岛置下的产业。

    要知道,王门这个总税官虽然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回到长安了,但是,谁也不敢怀疑,或者说企图动摇他在宦官序列中第一和李渊心目中第一的地位。

    因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王门在沙门岛为李渊的内府库收来了过百万贯的税收,而且,一年四季,最顶尖的海产,不要钱一般的往宫里送,让李渊以及后宫诸位妃子吃的很爽快。

    要知道,于秋在河口县和沙门诸岛的投入,可并不大,只不过是就地借助当地百姓的力量,把海产鱼干罐头和晒盐等产业稍微做了一做而已。

    而现在,于秋居然要每年投入数百万贯,来建设一个地方,未来,它将会给朝廷带来多大的税收?

    要知道,于秋对外置业,通常不会强行索要地方的治权的,也就是说,这方圆三百里的土地卖给于秋了,朝廷是可以派官在这里治理,派税吏在这里收税的,只要是合现在的规矩,于秋一般不会提出什么异议。

    甚至像王门,每个季度,都要求河口县和沙门诸岛将最顶级的海货免费提供给他,让他送到皇宫里去做贡品,于秋属下的人也没有不同意。

    他需要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然后正当的在这里做产业赚钱而已。

    用区区一个夏国铜钱将方圆三百里土地卖给于秋,然后,让于秋在上面搞开发,朝廷源源不断的收税,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李世民过往对土地的认知,就完全颠覆了。

    以前出身世家大族的人,谁不把土地当宝贝一样握在手上,想要拿他们手上的土地,用钱买甚至都不行。

    现在,却是要到白送给别人,甚至,还需要给别人倒贴钱,提供政策优惠。

    这个世界好疯狂啊!

    而且,居然还他么疯狂的这么合理。

    还不待李世民张嘴再说话,房玄龄和杜如晦却是齐声开口道,“殿下,这件事,做得。”

    然之后,两人就对为什么做得,给出了十分全面合理的解释,不仅把李世民刚才瞬间想到的那些事情想到了,还说的更全面周到。

    比如,一旦夏国将这里发展成为重大港口,那么,所有江南道,甚至整个长江流域产出的物资,都可以顺江直下,快速的到这里进行二次加工,装上夏国的海运船,向国外销售。

    这带动的,将不仅仅是这一块地方的财政收入,而是整个长江流域所有州县的财政时收入和居民收入,数量不可估计。

    所以,不仅要卖,还要大力的给予政策支持,免税三年是必须要的,三年以后,协商税收和管理政策是必须要的,号召发动长江流域州县青壮百姓来这里做工,帮忙搞建设是必须要的……

    两人交替着滔滔不绝的说了好多,直到李世民不得不点头说‘做得’,这个话题才算结束。

    初唐大农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