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两百七十五 长孙无忌的构想
咱们就得硬塞给他,对于洺州了解的越多,我越是感觉到不安,它或许,会推翻以往君君臣臣的时代,至少,会改变以往的政治格局。”长孙无忌正色道。

    闻言,房玄龄沉默了许久,又看向长孙无忌道,“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而洺州,似乎已经走上了这条民为贵的道路。而且正在不断的向世人证明,它的正确性。

    别看于秋弄了这么多惠及民生的政策。其实,他花的钱都是这些百姓们给他挣的,这些政策帮他吸引来更多的百姓,只可能出现一个结果,那就是帮他把产业做的更大,赚到更多的钱。

    可没有那个百姓会将自己的孩子扔到洺州,自己却离开的,也没有哪个孩子不要自己的父母的,一个孩子在洺州出生落户,就等于一个家庭在洺州落户,一旦这个家庭习惯了洺州的一切,他们就再也回不到之前的样子了,会世世代代的留在洺州。

    别的人是通过统治土地,来统治人,于秋则正好相反,通过统治人,来统治世界。

    你之所以想推动朝廷封他为王,是因为过去的一年里,你长孙氏是跟于秋合作最大的家族,也是获利最大的家族,所以你认为,朝廷只有跟于秋保持最密切的关系,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吧!”

    长孙无忌点头道,“房兄所言正是。”

    “在你看来,朝廷已经到了需要拉拢,巴结于秋的程度了吗?”房玄龄皱眉道。

    长孙无忌再度点了点头道,“是的,此时行动起来,还为时不晚,若再迟些,恐怕……”

    “你是说,等到于秋与山东士族分出胜负了,朝廷想要拉拢他,他也未必会瞧的上了?”房玄龄顺着长孙无忌的思维道。

    “正是,突厥三大汗王,高句丽,新罗,百济,甚至最近到了洺州的岭南冯氏,都已经成为了于秋的盟友,就连远在海外的倭国,也在寻求与于秋达成同盟,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他都已经无惧朝廷,甚至强于朝廷了,朝廷凭什么居高临下的管束他?

    我以为,晋封他为王,甚至允许他建立封国,才能在未来的几年里,保持朝廷与洺州紧密和谐的关系,让朝廷在与洺州的合作当中,赚取比其它各国都多的利益。”长孙无忌点头道。

    洺州与各国都达成外交协议,最关键的是,各国都买洺州的账,这就瞬间让洺州的格局跳出了李唐治下一个州县的层次,走上了国际化道路。

    如果李唐不以正确的姿态对待洺州,那么,就算于秋无心登上大位,他属下的人也未必乐意,会推动他向前。

    就像长孙无忌在于秋的山庄里探山庄的管家于安的口风时一样,于安,包括原卢氏不管是改姓了于,还是没有改姓于的人,都想要于秋坐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他们认为,这样才是光宗耀祖,才是族中出了厉害人物之后,应该有的发展趋势。

    他现在甚至都在研究于秋之前对大家说的,人和人,并不是只有统治和被统治,或者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这句话了。

    洺州的官员,当权者并不剥削百姓,可是,百姓们却不断的为他们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洺州与所有的外族势力做朋友,其结果,就是所有外族势力和洺州互利共赢,不仅不需要打仗,还十分亲密。

    要知道,他这半个多月住在山庄的时候,就看到山庄给洺州的工坊送过去了好几种割草车样品,据说,那是能够快速在草原上收割草料的割草车,洺州的造车作坊,正以每天一百多台的速度制作,送往真正建设的四大越冬场。

    如无意外的话,突厥人今年根本不会来大唐边境打草谷,而他们的牛羊数量到明年开春的时候,还会增长很多,因为,他见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