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86章 黑求恩
    所谓半官方性质援助,自然不可能标注单位名称。 援助发起人是安卡宾官方,但发邀请函的却是在非运营的中铁建筑公司,以帮扶诊疗中铁华人员工为名义进行,在官方事件上必须保守。 两位华人,一人中铁建筑公司安卡宾的常务副总,另一人是其秘书。 到达前,双方早有联络。 另外三位本地人,两人是安卡宾外交委员会的委员,最后一人则是安卡宾卫生委员会的计划科主任,并且担任安卡宾国立医院的副院长。 而这位副院长一开口,直接惊掉一地眼球—— “张教授、各位同志好,我是莫非达拉斯,中文名叫莫振兴,你们的到来是我们安卡宾人民的荣幸,真诚的感谢!!” 普通话口音并不普通,味道很像岭南人,与孔宏光、刘俊阳等岭南人相同。 人群中,只有三人见怪不怪。 张中建、曾副主任与汪主任显然早已了解了情况,开始介绍成员,相互认识。 莫非达拉斯,安卡宾人。 其爷爷是本地草医,与中医相同;而他父亲则是罗尔达医院院长,培养他自幼学医,八九年毕业后,被安卡宾官方派遣到华国深造,就读北医大。 为什么来华? 因为学费便宜,当时的安卡宾正值动乱,官方也负担不起高昂的西方留学费用,只能退而求其次来到华国。 老外对于华国的第一感官就是神秘,初次到来的达拉斯,对这个国度充满了好奇。 入学后,居住在同为留学生的宿舍内,有来自南非的兄弟,拿出了一个纪录片录像带,供给他了解这个国度。 极其滑稽的是…… 记录片拍摄于七十年代,距离当时相差快二十年,国情早已有了极大的改变。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是意国人,当时受大领导邀约前来拍摄,受到欢迎,却不想因为拍摄的太纪实,被华国封杀,从未在国内播放过,但在老外眼里,这是唯一对神秘东方国度的了解渠道。 纪录片中的华国—— 落后,贫穷,却也团结,奋进。 达拉斯观看后大受鼓舞,浑身热血,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国家,如果也能有这样的发展,肯定也会逐步增强。当然那时候他还小,大局感不强,稍稍热血后,他的注意力就被纪录片内另一项事物所分散。 中医。 七十年代,西医在国内并不发达,中医为国医,占据主要地位。 记录片中记录了一个片段,一位三十岁在当时看来的高龄产妇面临生产,拍摄组跟随进入了手术室。 当年为了展现国内医疗技术的不落后,医院特别使用了剖腹产技术。 随后,正题来了…… 纪录片内,导演画外音讲述着一件令他、令观众、令达拉斯极其震撼的事情。 剖腹产过程中,孕妇并未使用任何麻醉药剂,使用的却是古老的华国医学,针灸止痛法,银针插入减缓痛疼,很快孩子顺利生产。 整个拍摄过程中,镜头很多次放在了孕妇的表情神态上…… 从表情来看,她的疼痛感并不算强烈,要知道这种痛感是隐藏不来的,妊娠疼痛等级是十级最高,即便被拍摄者是从部队请来的女兵,恐怕也难以忍受。 至于纪录片导演帮着国内作假…… 开玩笑,纪录片剪辑后,直接被封杀,导演也在第一时间被赶出国内,怎么可能作假。 一时间,莫非达拉斯着迷了,魔怔了! 在安卡宾,当地草医虽然不入流,但却是国内医疗的基础,而他爷爷就是草医中的一员,他自然明白如果能将草医发展成中医,会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于是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来自国外的贵宾学生,竟然要放弃西医,转修中医,自北医大直接去往了岭南中医药学院。 那时的中医学习,还是古文方子,有一门‘医古文理解’,别说古文了,汉语学起来都困难。一学期后的期末考试,他连蒙带猜只拿到了三十多分。 可就是这样的情况,莫非达拉斯在多年努力后,成为了第一位黑人中医药针灸学博士。 学成后,他并未回国,反而辗转国内多地贫困地区,为华国培养了近三千名基层乡村中医师后,才回到祖国,而在华国得名‘黑求恩’。 莫非达拉斯的口音,自然就是在岭南学来的,是的……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