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84章 学无长幼
    在维多利亚港,周一生见到了张中建的其余三位学生。 最小的年纪二十八岁,最大已经三十二岁,只比秦中中心院的江主任小了两岁而已,由此令人不得不感慨江建成的厉害。 不过中西医不同,西医外科全凭手活,技术积累足够,职称自然节节高升,中医则是越老越精,没有足够的年限去积累经验是不行的。 当然,他们的情况算好的,因为有张中建这么一个好老师。 医学博士的主要学习任务其实全部在医院进行,三人早已是南科大附属院的主治医师,博士毕业后,只要有相应级别的论文发表,且通过考核,考取副高不是什么难事,今后无论去哪个医院都是抢手货。 更别提,此次非洲援助计划极其难得,会为他们今后的履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来介绍,王鹏、刘俊阳还有一位你老乡,巨超。” 孔宏光的介绍刚落,巨超就笑着伸出手:“小师弟。” 几个小辈间的辈分不需要那么复杂,几人身为张中建的学生,并不是入门弟子,也就用不着排资论辈,一句小师弟更显得亲昵。 周一生听着熟悉的秦省口音,稍稍一过脑就道:“秦西人?” “嗯,歧山人,我算是占了便宜,同届几个研究生想考老师的博士,最后选了我,老师最后说我成绩最差,但是觉得口音亲切,哈哈哈。” 巨超是个很开朗的人,也能听得出来,他在张中建面前最受宠,占了‘老乡’的便宜。 若非他资历最浅,否则本次的西北中医研讨会,张中建肯定会带他,他去年才刚刚升博士,正忙着在医院里熟悉环境的。 另外,巨超的巨,不念巨,念qu(一声),这也是后来周一生才知道的事情,以至于第一次见面,他并未觉得‘曲’这个姓有什么特殊之处。 剩下的王鹏、刘俊阳都是岭南人,却不是医学家庭出身,纯粹对中医有兴趣,一步步走到今天。 大家相互认识,便流连海港,一边散步,一边闲聊。 期间少不得一番合影留念。 即便是刘俊阳和王鹏、孔宏光三个岭南人,也不常来港城,不是所有岭南人都方便入港,早年也只有南方市户口来往港城最方便,说得就是童涵。 但童涵一个女孩子,即便常常来,也不会放过拍照的机会。 “周周,也给你拍个照吧?”童涵从刘俊阳手里拿过单反,瞄准了周一生。 周一生连忙抬手拒绝:“我就算了,从小不爱拍照。” “嘿,拍一个,给家里发过去啊,咱老秦人可没多少机会来港城,更何况医学生忙啊。”巨超道。 刘俊阳和孔宏光呵呵笑着,也跟着起哄…… 小师弟自然是很受宠的。 毕竟,周一生的身份是他们老师的孙子,即便没有刻意巴结,但略微示好是一定存在的,这倒不是趋炎附势,只是人之常情,老师于他们有恩,自得相报。 周一生这会儿要是再拒绝,就有些生硬了,只能硬着头皮拍了两张。 一阵玩闹,到了七点,几人跟着童涵前往饭店用餐。 最正宗的港式茶餐厅。 这里面有个趣事,等几人落座后,童涵就小声嘀咕:“知道在港城怎么分辨这种茶餐厅是否正宗吗?一是看饮品,大多只有两种,冻柠茶和港奶绝不会卖别的,可乐那些不算啊。” “另一个,你看他们爱答不理的样子,一副咱们吃饭是给他们找麻烦、找活干的,就绝对是正宗的,老港人成天看马报,研究‘六合彩’,那点工资全输进去了,脾气自然就不好了,要是等会……” 童涵还没说完。 啪~! 一个托盘砸在了桌面上。 “六杯冻柠啊。”金褐色的冻柠茶撒了出去,中年大妈麻利的端出来,随手用腰间的抹布一擦就走了,坐回了吧台看她的马报。 童涵哭笑不得:“诺,就这儿了,砸桌子太常见了。” 几人一阵憋笑,觉得很有意思。 周一生尝了一口,味道怪怪的,有种消毒水的味道,但真得上瘾,越喝越想喝,心里也想着以后有机会带老爸和爷爷过来尝尝,只不过进门前一定要打好招呼,这里服务员才是上帝,顾客还是忍着点吧。 吃完了饭,时间就差不多了。 打了两辆车回到酒店,几人直接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