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69章 实习过半(上)
    一场饭局,规规矩矩在十点半结束。 席间只有老爹一人喝酒,周从术显然不那么尽兴。 吕平、周一生要开车,赵叔就不更不用说了,手术结束后一直在备孕,滴酒不沾。 下楼。 程院、江主任、唐爱云那桌早已散了,周一生和苏权心里忍不住的好奇,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但回忆起方才唐主治的嚎啕大哭,恐怕结果不会乐观。 两人很默契的没再提起这事儿。 上级医生的问题,可轮不到他们这些实习生操心,想太多只是庸人自扰,唐爱云再怎么样都是一位主治医生,三十岁出头,再上一步就是副高,遥遥可期。 可以想象,中心院急诊科要没有江建成这个三十四岁副主任职称的变态,唐爱云绝对是要被当成科室带头人来培养。 老急诊,对急诊一套系统的熟练程度,全是用时间磨砺出来的。 这样的人算是稀缺人才,因为愿意干急诊的毕竟是少数,如果不考虑家庭问题,唐主治倒是可以去南方闯一闯。 三十岁的人,人生还没走到一半,未来谁说的准? …… 时间进入四月。 天气一下子热了起来,早晚温差还有些大,大街上穿什么的都有,老中青三代好像在过四个季节,怕冷的老人还披着棉袄,中年人外套加身,年轻人已经上了短袖。 季节替换的时期,流感频发,急诊科愈发忙碌。 那天饭局结束的第二天,急诊科来了一名新主治,分配在了二组,顶替了唐爱云的位置。 结局已经很明显了,从此后急诊科再没有唐爱云这个人。 一如周一生和苏权当晚后再没提过这事儿一样,急诊科内也没人再说唐主治云云,虽然井东、余建、陈医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沉,但随着忙碌加剧,也由不得他们多想什么。 在这件事儿里,固然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但这个职业就是如此,特别是急诊,在行业内口碑为什么差?为什么没人愿意来,唐爱云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新来的骨科主治也算是遭了无妄之灾。 他去年刚刚从住院总熬到主治,活得总算有个人样了。 过年时,他还去科室主任家拜访送礼,茅台、中华都是刚需,年节期间最炙手可热的某家牛羊肉熟食,一天到晚排号能到一千多,限购五斤。 就这儿,他给主任家送去了整整十斤,牛羊肉参半。 价钱倒是不贵,八百多撑死,不足一瓶茅台的价钱,可这是心意啊,他老婆顶着寒冬腊月排了整整两天的队才买到手。 原想着主任是不是能提拔他,让他单独带组,毕竟刚从住院总上来,手术量积累,手正热乎。 可最后等来的是什么? “小熊啊,急诊可是个磨砺人的地方,各类手术都能参与,你去了直接就能带组,加油好好干,这个名额很多人抢着要,我最后还是给你了,你直接去找程院长报道,以后你是他的兵了。” 这种遭遇简直是哔了狗。 急诊科就好像一个三十级地图一样,满屏的小怪啊,各类小型腹腔、骨科手术,对住院医、住院总级别的外科医生而言,简直刷经验的天堂。 可问题是,我们熊主治刚刚经历转职,走得就是骨科发育路线,基础类型的骨科手术已经全部刷完了,32级继续刷1-30级的小怪,有意思吗? 等级压制刷怪,经验减半的好嘛! 然而,熊主治没辙,面对主任的送别,懵逼、羞恼得说不出半句话来…… 当初收礼时笑嘻嘻,还一口一个熊老弟,怎么转头就成表面兄弟了? 熊志明白,怪就怪他没关系。 骨科啊。 兄妹啊,啊呸…… 除去肿瘤科,骨科算是医生鄙视链中金字塔尖的存在,上至京都顶级医院,下到街道祖传正骨十八手黑诊所,一个个活得都无比滋润,手术风险小、收入高、手术量大。 这么说吧,简单一个锁骨骨折,上钢板,这就是医疗器材损耗。 钢板有两种,国产、进口。 你说要上国产我肯定没意见,但肯定不如进口好。 医生一句话,就把层次区分开了,两种价差在5000往上,要动手术的患者即便家庭再困难,也想用好一些的,更别提有些患者的情况,牵扯到终生放置不取出,成为名副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