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57章 A级人体扫描检测功能
    陈老肯定是家资不菲的。 但爷爷收治病人,肯定不是为了钱。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中医药方面还有一个误区,病情越重、所需药费越是昂贵。某些扯屁小说一遇到重症患者,张口就是“准备五百万,来一副五百年野山参续命”。 在中医领域,人参补精气,是有吊命一说,但也得看病人情况。 真要乱吃,活人也能给吃死。 反之,在对重症患者用药方面,须得万分谨慎,选用药材也不一定就非常昂贵,主要还是看医生对病情的掌握,与药性选用的搭配,对症下药。 老爹对陈老抱有期待,所能期待的也仅是病情稳固后,能通过人脉介绍一些‘土豪客户’。 有钱人注重保养,每年张大爷过来说起南方的情况,能羡慕死老爹。 一副调养方,虫草、鹿茸、海马等名贵药材随便上,一个疗程开了四、五万出来,人家还觉得你是不是没给我好好开,不差钱啊。 等周医生给他说起老人的来历,南方大佛人,穿着lv,轮椅霍老先生同款。 老爹险些原地高朝…… 当夜。 爷爷看书看到很晚。 还是那句话,中医治癌,不能将它看作是癌,石上疽是鼻腔内於肿病灶统称,从这方面着手研究对症下药,至于是否有效,得试了才知道。 这是一个摸索前进的过程。 对爷爷而言,机会难得。 爷爷经手的癌症患者不超过三十人,而大多都是病入膏肓者,正应了那句‘西医让你找中医,死马当成活马医’。 癌症越到后期,癌细胞侵占多处器官,几乎一天一个变化,而身体在经受放化疗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免疫能力,无法支撑药物刺激,乃至对很多药物有了耐受性,起不到应有作用。 这让中医怎么办?怎么下手? 陈老的情况,算是一个很好的经验积累案例,鼻咽癌二期,病情稳定,有中药服用史,爷爷可以从前任医师的用药思路上寻找经验,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 翌日。 第二天义诊继续。 比起第一天的义诊情况,今天排队义诊的人数明显减少。 毕竟是定点义诊,面对的人群只是周遭居民,看过的没必要继续看,人数会随进程出现递减趋势。 整整一个上午,也才问诊了六十五人。 到了中午。 中医院的人过来送饭,老爹竟然也跟着跑了过来。 爷爷微微蹙眉:“不在自己的点儿好好待着,你来干嘛?” 老爹打着哈哈道:“我那边人本来就少,今天人数明显减少,一点儿都不忙,我寻思过来看看这边儿啥情况。” “有什么可看的?哼!”爷爷冷哼一声,怎么会看不出周从术的小心思。 无非是昨天听说了陈老的情况,今天打算过来凑热闹。 “吃了饭就给我回去,说好的义诊,就给我当回事儿,站好每一班岗。” 对于陈老的事儿,周寿明不想让儿子掺合。 爷爷发话了,老爹也没脾气,他现在还没胆子跟老父亲硬怼,吃完了饭,故意磨蹭半天,迟迟不见人来,也只能开上车,灰溜溜走了。 下午三点。 昨天与陈老一起来的麻友们,在小树林下支开了麻将摊儿。 现成的象棋桌,铺上软垫子就开搓,但人群中却唯独不见陈老的身影。 周一生起初没注意,等发现爷爷的目光时而瞥去,才忽然发现问题:“爷爷,要不我去问问?” 周寿明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爷爷对陈老的病例很看重,即便不想表露出急切地情绪,可身为孙子,周一生明白爷爷的心理活动,这就起身走了过去…… 几个老人看到周一生走来,露出笑容,不等他开口就问:“找老陈啊?老陈今天没来。” 周一生也没说昨天约好的事情,只是道:“陈老不常来吗?” “也算经常了,有时候连着来三天,有时候隔一天来一次,说不准,我们都是到场凑局,没电话,要有电话倒是可以帮你问问,你们也算热心肠……” 闲聊一句,周一生无功而返,宽慰爷爷道:“可能临时有事儿吧,再等等,昨天说得不是挺好嘛!” “呵呵,没事儿,他要信得过,自然会来的。” 时间分秒流逝。 眼看一天义诊就要告以尾声,还不见陈老出现,即便是周一生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