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九十三章 唐军来使
都很清楚,如果有人想要杀他,根本不费吹灰之力,甚至连刀剑都不必用上,只需要一副拳脚就能让他死得透透的。

    但平谷外的两万多唐军,等同于他的甲胄,他只要遇到任何不测,两方脆弱不堪的信任度直接跌入谷底,唐军也不会再有任何招降之心,墨家骑兵等不来外援的情况下唯有死路一条。

    “诸位好。”朱先生上前一步,推下了斗篷的帽子,双手交叠与胸平齐,行礼之间却是带着几分散漫,两片八字胡随着他的笑容微微颤动着,看不出什么仙风道骨,倒是能让人从中解读出一点狡黠。

    “原来这位便是朱先生?”张九新笑了起来,也站起身拱手行礼,“林将军平日里藏得够深的啊……幸会幸会了。”

    林信皱了皱眉,却赔笑道:“事关重大,朱先生身份特殊,我自然不好轻易让他出来见人。如今我们都已经是一条船上的人,自然不必再藏着掖着。”

    朱先生跟着道:“也并非是林将军有意不让我面见各位,实在是此事不得不谨慎,那时郭开郭大人统领三郡,我若是暴露了行迹落得个身死神灭的下场,诸位又何来归降一说呢?”

    “不过嘛……”朱先生两根手指轻轻捏起嘴边的胡须,摇头晃脑道:“今日我既然已站在诸位面前,证明我唐国确实感受到了诸位的诚意,现下只要将马厩里的障碍扫除,我可以保证,诸位到我唐国一切职位供给不变,还可以额外得我唐国嘉奖,更上一层楼。”

    说到这里,朱先生脸上更是得意洋洋,“如今,行州城与外界断绝了一切来往,水源也被我唐国截断,虽有坚城,迟早也会被我唐国的铁骑攻破,说不定将来诸位将军中的某一位还能担当重任,成为一地郡守,岂不美哉?”

    “用墨家的叛将,守墨家的城池?”张九新依旧带着淡淡的笑,话语中却透出嘲讽,“唐国真有这么大的胆子,不怕我们再临阵叛逃?”

    “老张,你说什么呢。”林信面色一黑,赶紧走到张九新身边拉了他一把,转过头去对朱先生施了一礼:“这……张将军他生性谨慎,有些担忧罢了,朱先生莫要见怪……”

    “理解理解。”朱先生立刻显出一派大肚能容的模样,朗声笑着道:“张将军果然心思缜密,不过,张将军的顾虑或许并不存在,本来我唐国大军出征前,国主便再三叮嘱,愿降之人视同手足兄弟,绝不横行杀戮……”

    “本来嘛,墨家与唐国都承袭前朝,携手平定天下乃是普天之大愿,南边的荆吴算个什么东西?一个半大孩子,不过沾了点叶王的血缘,就坐上了国主的位子?说到底,还不是诸葛宛陵那个窃国贼子的傀儡?如此贫贱之人也敢厚着脸皮承接那前朝的膏腴之地……呵呵。”

    秦轲缩着脑袋,脸色变得不大好看起来,虽说他一直不怎么喜欢诸葛宛陵这个人,觉得他心机太重,令人反感,可听到旁人这般讥讽他,秦轲又有些鸣不平了。

    当初吴国百姓们因为连年征战而饱受苦难的时候,唐国的上位之人做过些什么好事吗?

    没有。

    他们冷眼旁观,只希望吴国的那些士族们自己空耗实力,好让他们最后坐收渔利,而眼见吴国的乱局之中逐渐出现了摇旗呐喊,收拢民心的义士,最后一举建立起荆吴的时候,他们又恼羞成怒,觉得到嘴边的肥肉成了别人的盘中餐,心中愤愤不平。

    于是才有了唐国举兵南下,扬言三个月内平定荆吴,斩杀国贼,“救吴国百姓于水火”……

    然而,在荆吴生活了几个月的秦轲很清楚,百姓们从始至终都憎恶着唐国,没有一人相信他们那冠冕堂皇的征战理由。

    因此,他们才感激那个人。

    那个人稳住了各大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