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3章:翰林院(一)
万,要小心谨慎,多看,少说,小心祸从口出……”

    冯炳文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些话,这些天他已经说了很多次了。

    ……

    今日,也是名列三甲之人,正式进入翰林院的重要日子。

    此次,科举后名列三甲的进士进入翰林院与以前的朝代都不通。

    就以明朝为列,首先,三甲过后还有一个殿试,最终确定状元,榜眼,探花的人选。

    可是,这次没有殿试,直接通过试卷来定的。

    另外,名列三甲之人,在进入翰林院前,是要通过一个朝试的,也就是还要参加一次考试,通过者才能进入翰林院,会被赐予“庶吉士”。

    在明朝,不是所有名列三甲之人都能进入翰林院的。

    进入翰林院,就意味着仕途更加好,能更快获得不错的官职。

    而没有进入翰林院的人,自然待遇很差。有的人虽然名列三甲,但是没有进入翰林院,等了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才被任命的人也有。

    可见,在明朝,能进入翰林院,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然而,这次,在华夏帝国,名列三甲的一百六十人,全部都可以进入翰林院,没有什么朝试!

    尽管如此,这次名列三甲之人进入翰林院,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这不,大明王王宇,六部尚书:吏部尚书张良,户部尚书诸葛亮,吏部尚书陈确,刑部尚书于学珍,兵部尚书温钟瑞,工部尚书曾辉等人,还有汤若望等大臣,都来到了翰林院。

    刑部尚书于学珍站在工部尚书曾辉身旁,小声说道:“不经过朝试,所有名列三甲之人全部进入翰林院,真的合适吗?”

    想起曾经进入翰林院的心酸历程,刑部尚书于学珍感慨良多。

    然而这位华夏帝国的真正掌控者大明王王宇,行事太过异常,这次科举已经被他搞得面目全非。

    许多官员心里是有不同意见的,只是大明王王宇一再坚持,加上吏部尚书张良和户部尚书诸葛亮等人的支持,有意见也只能“保留”。

    对于,张良和诸葛亮的名字,已经在华夏帝国官场,尤其是在京城官场中,已经习以为常。

    除了知道内勤的,其他人根本不会想到张良和诸葛亮是历史上的人,跨越历史,跨越世界来到华夏帝国这个世界的。

    “拭目以待吧。”

    工部尚书曾辉苦笑,对此他还能说什么。

    既然成为了华夏帝国和大明王王宇的朝臣,自然不能违背大明王王宇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