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137章 刀光剑影伴行程
回合后,终于无处可躲被楚风月打出老远,重重摔在地上,吐出一口鲜血,楚风月只道他不行了,杀得兴起逮住个壮胆殿后的史泼立便要劈斩:“你也该杀!”

    杨鞍半昏半醒,滚地而进、抱住楚风月的腿脚,缓得一缓,史泼立终是逃过一劫,从一干刀兵中钻了出去,杨鞍却被楚风月恼羞成怒狠踹一脚:“好一个龌龊的杨二当家!卑鄙无耻下作!”

    国安用离开之际,隐隐听到这句话,坐在马上忍不住就对孙邦佐骂:“到这关头了,你们还不相信他吗……牺牲自己救咱们的人,你们忍心怀疑?!”

    此刻他们都逃出生天,虽是弃甲曳兵狼狈不堪,好歹留了一条性命和下一座营寨的生机,然而杨鞍和留下的战士们却来不及走、全被越聚越多的金兵困死……显然杨鞍和他的那些近身将士都是抱着必死之心的,为了红袄寨其余兄弟能安全而甘心与金兵决一死战!其中,核心处的杨鞍最是凶险!

    孙邦佐慌乱中尚不及坐稳,被这句话直接问得呛住,“不愿与杨鞍同流合污”的他们,命却全是杨鞍救的。且不说现在这拿人手短、吃人口软了,只要想到适才这对酌两字,孙邦佐就不自禁想起了过去,那时是红袄寨刚崛起,孙邦佐刚入寨,鞍哥是元老,对自己诸多提携、照顾,也常常在一起喝酒,打赢了仗痛快了会喝酒,有兄弟战死时悲恸了喝酒,有什么矛盾不快干一坛酒就烟消云散。

    于是酒竟成了红袄寨兄弟们义气的一份象征,没有过不去的坎勾销不了的矛盾,所以红袄寨跟多年前的耿京义军不一样,可谓是从小到大十多年大家一起扛过来的,意志尤其坚定、信念绝对不倒!而义气、意志、信念,无不与杨鞍息息相关。若说红袄寨是杨二当家一手拉扯大的毫不为过!

    更难忘,前年黄掴清剿山东之初,尽管杨鞍、吴越、刘二祖、国安用四人分别在泰安、沂蒙、青州、潍州坚守,孙邦佐、李思温却在济南袖手,当时,“不愿与孙邦佐谋”的大有人在,鞍哥也指责他们是“投机者”要与他们划清界限——可是,说是这么说,鞍哥又是怎么做的?寒烟事件里面对着冯有南那帮早先他也“划清界限”的投机者们,他依然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他们救回头,明明是口硬心软,所以……鞍哥划清界限也是要他们好啊。

    因为鞍哥曾经教过他们,“不管是做当家,不做当家,冲在最前面,躲在最后面,只要担负了,贡献了,都是英雄好汉。”鞍哥愿意理解那些缩头乌龟、愿意原谅那些明哲保身,那么孙邦佐,你为什么不能换位理解,鞍哥对他一手拉扯大的红袄寨有着如何希冀?希冀太多,难免会有想岔的时候……

    逃亡中史泼立一声不吭殿后。作为杨鞍和林阡中间一直以来都最糊涂的人,今次他倒没有反对和在意杨鞍回归,相反,他从来都把林阡和杨鞍看做同一阵线。适才,在听到楚风月愤怒大骂杨鞍“卑鄙无耻”时,史泼立连滚带爬地跑,恰看到了那一瞬杨鞍脸色不变、站起继续提刀的画面,那画面,令史泼立心中一动——

    对流言淡然,对死亡无惧,与当日杨鞍问罪时,林阡的神色气度一致。

    史泼立不禁一笑,也许不该说杨鞍像林阡,而该说,林阡像杨鞍。

    由于林阡常常言出必行,所以史泼立相信,杨鞍一定能撑到救兵来。

    杨鞍当然没有辜负史泼立的希望。救兵亦然。

    就在楚风月手起刀落的千钧一发,帅帐外响起一声刃响随后闯进一少女怒目而视:“放开我哥哥!”及时之至,正是杨妙真。她原在东中交界刘全处养伤,得李全相助后驻地已定,闻知杨鞍危险随刻来援。但见杨妙真李全作动,纥石烈桓端也即刻发兵拦阻,故而摩天岭刚死寂了半刻又再陷杀伐。

    此刻李全正在帐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