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七十三章 凉面
    早读课最终还是在村子后面的空地上和谐友爱地展开了。

    虽然同学们很想抗议,但考虑到他们到这里来的目的毕竟不是度假,袁绦身为负责人,这么安排完全没有问题,便也不得不接受。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来都来了……

    这也让秦敛发现了到乡下来的另一个好处。这要是在学校里的话,有些人可能上几天课就不想来了。可是现在都住过来了,就算他们不想上课,也不可能独自提前离开。

    而且这村子不大,周围又都是田地和山林,一派乡野风光,没有太多可娱乐的项目,极为有效地遏制了他们开小差的可能。

    但是想着想着,秦敛陡然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她建议袁绦到这里来,只是因为天气太热,而这里又是主场。之所以带上这么多拖油瓶,主要还是考虑到自家的娃不能随便丢下,结果这么一安排,住处直接变成了集体宿舍,她连晚上那点跟袁绦独处的时间都没有了!

    昨天晚上光顾着新鲜了,她居然完全没想到。这会儿回过神来,不由暗暗后悔。

    并且在心里的小本本上,给第一个提议住阁楼的江婷婷记上了一大笔。

    同学们的怨念并没有持续太久。

    从山上下来,吃早餐时,袁绦见几个同学在挠露在外面的胳膊和小腿,就默默放下碗,进屋拎出了一袋子的驱蚊产品,从驱蚊喷雾到驱蚊贴再到蚊香手环,应有尽有。

    于是大家刚刚才冒头的怨念,又瞬间消泯了,跟袁绦道了谢,就各自选了自己比较喜欢的产品用上,顿时感觉安全感都增加了不少。

    这里毕竟跟学校不一样,新鲜感还是很足的。至于学习强度,是他们一直以来非常适应的,只不过几天假期,让大家都变得懒散,需要一点时间重新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而已。等到适应之后,很快就如鱼得水了。

    甚至在学习之余,还能抽空体验一下乡村生活的乐趣。

    这个季节,地里、山里,能吃的东西太多了。休息时间,袁绦或是让大家到地里去帮忙,或是组织他们跟着村民进山采蘑菇摘野果,感觉可比城里大多数娱乐设施好玩多了。

    晚上大家通常选择坐在天井里纳凉,听爷爷讲他过去的辉煌战绩。

    虽然也才过去三四十年,但那些事距离这一代年轻人,已经非常久远了。而那个年代,像秦爷爷这样敢于出去闯荡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就浑浑噩噩地被时代的浪潮推着走,讲不出这样波澜壮阔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不但让大家对于这几十年来国家的发展脉络清楚了很多,还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作文素材。

    “这要是高考也这么搞,阅卷老师会不会觉得是作弊,或者提前押题?”秦敛旁观袁绦批改这些作文的时候,忍不住吐槽道。十几个同学,至少一半在作文里引用了爷爷的故事,而且内容大同小异。

    “高考还有命题作文呢。”袁绦沉稳地道,“老师们的见识远比这更多,应该不会在意。而且大家现在只是接触的素材不够多,等以后了解得多了,就会按照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这种引用同一则材料的情况会大幅减少。”

    不过在袁绦看来,再多的变化其实都只是细枝末节,框架是大同小异的。而她要做的,是帮助大家把这个框架搭起来。阅卷老师或许会觉得这些文章千篇一律,但并不影响他们按照标准给分。

    需要严正申明的是,后塘村是有wifi的,爷爷奶奶非常跟得上时代,对这些新东西并不排斥,甚至玩儿得比一部分年轻人还溜。这也是大家对他们倍感亲切,迅速就适应了这个地方的原因之一。

    但等真的熟悉之后

    ,年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