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妹妹二合一
    来,故而多年以来,即使他后来因军功地位提高,有资格与武安侯交游,但都未主动结交,一直有意保持距离,在幼时身份落魄时,更是如此。

    犹记得第一次见到武安侯与皇后娘娘,俱是在老武安侯大寿时,那时老武安侯权盛,他过寿,几乎满朝文武都会赴宴道贺,他们落魄的陆氏,跟在后面“攀附巴结”,也并不惹眼,遂也曾上门祝寿送礼,那是他今生第一次进武安侯府,也是迄今唯一一次。

    宴席上父亲的座位极靠边,大人们杯筹交错,他溜桌下去,循着孩子的玩闹声走,看到许多随大人来此拜寿的同龄孩童,在后园无忧无虑地玩耍,他随走随看着,不慎走撞了一人,那人手拿杯盏里的清酒,全泼在了他的面上身上,但他因见对方衣饰华丽、或许家世不凡,还是先行恭声赔礼道歉。

    但对方却不依不饶得很,他懒得多言生事,只是低着头默默听训,等待身前这贵公子发完怒气了事时,忽有清柔女音响起,劝那贵公子莫要咄咄逼人。

    那贵公子原本盛气凌人,一见那迎面走来的八、九岁女孩,当即满面堆笑,喏喏称是,并恭称“郡主”,他才知那女孩正是华阳大长公主与武安侯的女儿长宁郡主,侧站身子,朝她躬身行礼。

    虽才八、九岁年纪,但却有着超乎年龄的端淑气质,长宁郡主在他身前站定,轻柔的眸光落在他的身上,命侍从带他去客房洗脸,又让侍从去拿件世子的干净新衣请他换上,吩咐罢,又想到什么,面现难色道:“也不知明郎的衣裳,合不合适……”

    正说着,就有锦袍男孩应声走来问道:“什么合不合适?”

    那亦是他第一次见到武安侯世子沈湛,沈湛比他小三岁,衣裳身量自是不大合的,他遂婉谢了郡主的好意,道他衣裳只被泼湿了一小块,在临风处站吹一阵,很快就干了。

    长宁郡主见他这样说,也不再多言,朝他微微一笑,携沈湛离开,他在阴凉临风的廊角处站着,望着园子里的孩童,不知世事地肆意快活玩耍,亦望见长宁郡主坐在了一架秋千上,世子沈湛在后推着,起先动作轻缓,渐渐快了起来,长宁郡主也不似先前端淑持重,在随秋千荡起的袅袅春风中,欢笑出声,粉色裙摆如霞烟扬起,艳过满树桃花。

    他正怔看出神,就见紧抓着秋千绳、荡到半空中的长宁郡主,似朝这里看了过来,忙低下头,他低头低了很久,直到有侍从走近,捧着一道披风,道是长宁郡主命她送来的,说他衣裳湿了,又在阴凉的风口站着,还是披上为好,小心着凉。

    他再抬首看向秋千处,那里已无人影,只有一地桃花乱红。

    没有接过那道披风的他,穿着湿衣,走回了宴上,看已喝了不少的父亲,仍被一位高官强行敬酒,上前抢过酒盏,仰喉灌下。

    明面上,他不该与武安侯府有任何主动交集,暗地里,他陆家也不可能在华阳大长公主与武安侯的阴影下隐忍一世,终有一日,要将多年来的隐忍屈辱如数奉还,要叫华阳大长公主血债血偿,家族为重,为了家族,其实更爱《诗经》《楚辞》、更想做个文臣的他,幼时终究还是选择了学武,理智清醒,刻在他的骨血里,既是命定的对立关系,既从一开始就无可能,那从一开始,就半点心思也不要生,初露苗头,即需彻底掐断。

    过一两年,夺嫡之争落幕,华阳大长公主与老武安侯所拥立的六皇子,入主东宫,不久,长宁郡主则被册为太子妃,越三年,又为当朝皇后,而世子沈湛,袭父爵位,从文为官,在圣上的纵宠下,做想做之事,迎娶相爱之人,所过着的,是他陆峥曾在心底向往、却又难以企及的快意人生。

    他的妻子,他在成亲当夜,才初次相见,圣上隆恩赐婚,以高门之女,助他陆峥,依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