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章 转折点
    西元4579年,3月12日。

    瑞文市,时间博物馆,星际殖民时代最富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在任何殖民星球都是如此。

    博物馆的建筑主体呈现为纯球体形态,超导金属框架,网状结构,网格用材是透明的纳米碳60,足以抵抗十九级风暴和十四级雷暴。

    博物馆球体悬浮在离地300英尺的半空,中央有一个光通量5000万流明的超大型暖光源,再辅以20万个光通量100000流明的冷光源,远远望去,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在这远离日照线的永夜区域,它的存在就像是一颗镶嵌在黑暗里的明珠——瑰丽,冷艳,庄严。

    不同于阿基米德杠杆,异种生态园,代达罗斯通天梯等一系列设计独一无二的星球级奇迹建筑,时间博物馆的特点在于每个殖民星球上的每个场馆都完全相同。

    一模一样的结构和摆设,尺寸精确到微米级;一模一样的开闭馆时间,以母星历同步到毫秒级;一模一样的阵列藏品,同一真品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呈现;一模一样的虚拟导游…呃,这一点稍有些差别,每个真实定位耳机会根据游客当下的位置来决定同一时刻的介绍内容,以确保给予每个游客尽可能身临其境的用户体验。

    日晷,刻漏(水钟),火钟,沙漏,机械钟,电子表,原子钟,光钟,脉冲钟…

    一个个悬浮在半空中的动态全息投影,生动地演示了时间度量工具的进化过程。而与此同时,母星文明也逐步地完成了从认识时间,到计算时间,进而掌握时间,直至征服时间的伟大历程。

    “time heals almost everything,so give time some time to work,then everything will be ok.”(时间能治愈一切,把问题都交给时间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一段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地介绍过后,耳机里的虚拟导游用一段金句作为总结,充分展现了星际殖民时代母星文明的科技底蕴和精神风貌——只要给我们人类足够的时间,没什么搞不定的。

    “time heals almost everything?”肖阳用疑问句轻声复述一遍,神色怅然地叹了一口气,“说的倒是轻巧哪…”

    三年前,确定不能存档后,他感觉自己仿佛被世界遗弃了。

    没有“轩辕”的身份识别id,意味着不能登录星际互联网,不能创建个人数字账户,不能接受进阶教育,不能获得任何社会福利资源,不能工作获取酬劳…是的,这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识别id,在新时代的重要性甚至远超过3.0时期的身份证+手机+银行卡三合一的综合效用。

    带着惶恐无助的情绪,饥寒交迫地像孤魂野鬼一样流浪了三天,肖阳遇到两个自称是官方研究所工作人员的黑衣人。他们已经关注了肖阳两天,以为他不吃不喝四处游荡是故意在挑战自己的极限,是一种行为艺术。

    此类案例在5.0时代并不新鲜,很多生于旧时代的降临者,都会在新生后的一两年内体验一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疯狂事情。比如说,突然跳出行驶中的喷气悬浮车,用下体尝试枪支后座力,品尝各类剧毒物质的味道(比如氰化物)等等,甚至还有大街上随便拽住一个人就开始生啃撕咬的…

    简而言之,l芯的存在释放了人类花样作死的无限脑洞,至于后果,最糟也不过是回档一天而已。

    出于误解,两个黑衣人开始向肖阳推介一个包吃住的高薪offer——享受四级研究员待遇的实验助理岗位,雇佣方是联邦官方第九研究所的瑞文市分部。在希望近乎陨灭的时刻收到这样一个offer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