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六章 前路难
有所思,微微一笑道“第二难,名曰杂。”

    “上古之时大道万千,仅就炼气成丹而言,亦有百般法门,并不只讲究精纯如一。甚至传说中有人集天地五行之气于一身,结七彩琉璃之丹。”

    “然当今之世,天地灵机已变,凝元结丹一途更艰难百倍,唯有真气纯醇如一,摒除一切滋扰,方有望在寿岁之内突破一道又一道关卡。因此如今所谓资质优异,不止是灵根上品,还必须是单灵根或者双灵根——灵根越纯,阻碍越小,否则哪怕是风怜那样的先天道身,一样大道难成。”

    “究其根本,当年洞玄祖师本就是单水天灵根,他所创的“玄灵一气返真诀”,走的就是至纯入圣、至简入道的路子。如今各门各派承此法而来,都跳不出这个樊笼,为了凝结元丹,皆以真元至纯至精至灵为目标。”

    “因此从一开始修炼,哪怕是阿萝那样的上品双灵根,也只能择取其一为主修真气。凝元之后,更是务求精纯,另一脉灵根几乎完全无用,甚至反倒是阻碍。”

    “灵根越是驳杂,吸纳采入的真气便越混杂,要想炼至精纯如一则更要多花许多功夫。虽然龙门岁考以中品三灵根为入格,但实际上三灵根能结金丹的,千年之来寥寥无几,至于四灵根能结丹者,唯有五百年前颍川韩氏的一位奇人……”

    “而你,身负五灵根,可是想做那大劫之后,道法再兴的第一人么?”

    阿原呆呆不语,并不是被老头子“道法再兴第一人”的谑笑唬住,而是听闻颍川韩氏,忽然想起了试炼境中外柔内刚的那个妹子。

    颍川韩氏既有高人曾以四灵根结丹,那后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未必不可能,只要能找到前人留下的传承……

    玄元道人看着阿原的表情,微微一笑,轻轻啜了口茶,又道“当然,如今这世上修士数以万计,真正能凝结金丹迈入灵境的,百中无一。你已是仙家内门弟子,即便大道无望,只要勤恳务实,做个执事管领,也总能逍遥一世……”

    “这两难弟子已心中有数,还请师父指点第三难又是什么?”阿原赶紧打断了老头子的风凉话,真要是大道无望,原大侠宁可荡舟海上,漂泊四方,也绝不会无耻到和老头子一样在山上赖个位置混吃等死。

    玄元道人也不气恼,随手抓起拂尘抖了一下,不咸不淡地道“第三难嘛,离你还太远了些,你一辈子恐怕也难让其‘难’上一下……”

    “想必你也听说过,结成元丹之后,需融一丝大道真意于其中,方成金丹。而为了寻得这一丝大道之意,元丹修士往往会寻一本命之物,同参大道。”

    “这本命之物为何,在化成元丹,感通天地之时方有一丝明悟。但冥冥之中自有一些规律,往往与自身灵根相映。你五行灵根皆为五十,暗含调和内外,守中抱一之意,本命之物想必也是此类——能调和五行、交融如一之物,天下难寻,即便是为师,也只知道那么一两件而已……”

    “是以本命之物难寻,便是将来挡在你大道之路上的第三难。”

    阿原听了面色不动,这第三难分明就是凑数来了,元丹之后才有的苦恼,现在说它作甚?老头子无非是滔滔雄辩,一二三的想吓到他罢了。

    但原大侠的意志坚如钢铁,又岂会被一番大话吓倒?

    “弟子一心求道,千难万险,亦不在话下。只问师尊,弟子要如何修炼,方能凝元入道。”

    转了一圈,三难之后,还是要回答如何凝元这一问题。玄元道人笑了一下,缓缓道“前路有三,你可自择其一。”

    “一是苦修玄门之法,虽然你资质有限,但以内门弟子之身份,在门中做个执事管领,攒些身家,此生也有望一搏凝元。”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