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三九节 瞿越大海战
们是所属大宋广南西路钦州码头的官船。

    这来自钦州的小型战船上仅三品官就有五位,四品超过十人。

    可以说,广南西路排得上号的官都到了。

    船上一武官突然开口:“五天了,已经打了五天。瞿越来了四波援军,海上的力量几乎在这里消耗殆尽,韩国公这是要断了瞿越的水路。”

    广南西路转运使陆秉元转过头问:“瞿越安平城派援军过来要几天。”

    那武官有些不解:“瞿越的王城不是叫大罗城吗?”

    “安平城。”陆秉元又强调了一句。

    安平是唐时这座城的称呼,那时安南都护府所在地,瞿越改名大罗城。

    这个称呼是陆秉元非常在意的。

    突然,局势突然变,一条还没有完工的船从瞿越的码头的开了出来,这条船足有十丈长,完全的唐末年风格,与现在宋船有些区别。

    说他没完工,因为这是一条楼船,楼船最上两层还空着,而且整船没有上漆,还是原木色,显然是赶工让其可以出航,草草的结束了不必要的东西,把船开了出来。

    钦州的武官惊呼:“这船,若完工至少是四千料战船。”

    此时潘惟熙一方,战船最大一千料,运输船最大的两千料。

    对方的船出战,却不离开海湾,只是在出海口不足一里徘徊,岸边出现了大量的投石机,这些投石机只看高度潘惟熙就知道,这能投出至少四里远的石块或是火油桶。

    强攻吗?

    潘惟熙站在船头思考着。

    以他眼下的兵力,还有士兵的士气,强攻滩头阵地并不算难,只不过又加了一个半成品的大船罢了。

    眼下潘惟熙思考的是,谁去打。

    是占城水军,还是广州水师,或是新加入来自泉州的越人水兵。

    “报。”

    一士兵飞奔着来到潘惟熙身后:“报,大帅。后队有旗语传来,从琼崖海峡方向有一只船队快速的往咱们奔来,旗舰高挂安平二字。”

    “安平,吾儿刘安?”潘惟熙大笑:“吾儿到了,传令全军退后十里,休整备战。”

    这支船队最大八百料,最小五百料,船不大却是大宋在吸收了大食、萨珊两国工艺之后巅峰工艺的结晶,论速度比起钦州那些船在海上快三倍,全帆式细长船形战船。

    这是大宋第一支软帆船队。

    “真快。”

    发出这块感慨的有无数人。

    这船真正作到了乘风破浪四个字,在海面上冲过海浪,船头高高跃起,再劈开大海高速奔行着。

    船队接近潘惟熙旗舰之时,两旁的护卫舰升旗,一面旗是斗大的潘字,另一面是杨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