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566章 药剂研发
不考虑他的医术。

    甚至哪怕他一点医术都不会!

    知道了老师心中的抱负之后,许广陵不再于“盈”、“清”这两个核心中打转,而是完全把目光放到了普通人上面。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常遇到的疾病是什么?

    是感冒。

    由老师而想及教师,对于教师来说,在身体健康上,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是呼吸道疾病。

    包括感冒,包括咽喉肿痛,包括气管支气管炎哮喘,包括肺炎也包括肺癌。

    而随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市区污染越来越重,呼吸道系统的疾病也逐渐侵袭着几乎所有的民众,从最轻的感冒,到最重的肺癌,这一系列疾病,患病率都是越来越高。

    所以许广陵几乎没多考虑,就把目光放在了这个上面。

    由病而药。

    病的范围锁定了,那么药呢?

    这个药要符合两点,第一点,它应该是针对呼吸道系统的,嗯,这是废话,第二点,这个药要很常见,或者说很易栽培。

    只有常见,才能大量提供;只有常见,才有被推广的价值。

    综合这两点,蒲公英,便进入了许广陵的视野。

    所以第一步,许广陵在山脚,在山的东西南北四面,都种植了蒲公英,考察其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如背阴背阳等,药性的差别。

    第二步,许广陵开始针对蒲公英,做着研究。

    对蒲公英的药性,许广陵已经很清楚了,在长白山时,这是他重点观察和研究的药草之一,而现在他要做的,只是各种针对性的分离和提取而已。

    对普通的医药研究者来说,这很难。

    是的,很难。

    因为全程都是“盲人摸象”。

    而对许广陵来说,不需要什么液相、气相色谱仪,也不需要什么分光光度计,他自己,就是一台综合性的观测和分析仪器,而且还是超优秀的那种。

    所以山脚在建的药物实验室,在章老先生的讲解和罗列之后,许广陵大删减之后,只把一份寥寥的名单给了大佬。

    观测类仪器,只有一种,或者也可以说是多种。

    显微镜,不同倍数的放大显微镜,从最低的一百倍,到五百倍、一千倍、两千倍、三千倍。

    然后就是常用的提取分离类仪器了,什么旋转蒸发仪、真空冷冻箱之类的,此外,就是些常用提取剂了,蒸馏水啊乙醇啊等等。

    都是常用的。

    所以,只是实验室的建筑花了快一周的时间,而后通风风干等又花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而在此之后,只是一天的时间,各种器材物品等,便全数到位。

    章老先生在实验室陪了许广陵大半天的时间,教他各种仪器的使用等。

    而上手之后,许广陵第一时间,开启了对蒲公英的各种操作实验。

    通过神农诀,通过同心诀,通过大宗师层次的身体感知,许广陵已经对蒲公英的方方面面有了极深入的了解,而这时,他所做的,不过就是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分离它的各个单元而已。

    难度?

    不存在的,0%。

    一天的时间,用来做分离实验;三天的时间,用来做配比实验,在单纯的蒲公英各成分之间,以及蒲公英和其它几味药草之间。

    一周后,许广陵拿出了四种药剂。

    蒲公英一号药剂,针对感冒。

    蒲公英二号药剂,针对慢性鼻炎和咽喉炎。

    蒲公英三号药剂,针对慢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