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94章 目标
雨,有意地品析着昨天收入脑海内的《全唐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古老的情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吃货的赞歌。

    和苏东坡的“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堪为一比。

    鱼有酸菜烧鱼,有豆腐豆花烧鱼,有柠檬西红柿烧鱼,有藤椒啤酒烧鱼,竹笋烧鱼许广陵却还没吃过,也没做过。

    或许,可以一试?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这是人生的黯然。

    这诗中好些的描述,却是许广陵的曾经。

    曾经,他有无数个滞雨通宵,但没有百忧如草,有的只是心如雨天之幕,说黑不黑,说亮不亮,阴沉沉,暗淡淡。

    都说痛苦。

    但有一种苦,它不痛。

    都说悲伤。

    但有种一伤,它不悲。

    当痛和悲都已远去,它却仍然固执地滞留在心里,淡淡地,漠漠地,苦着,伤着,如蚕食桑叶一般,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你,将你拽向永远也落不到底的黯然。

    你想笑,但笑对你是一种奢侈,你想哭,但哭对你同样是一种奢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虽然说着花落,但诗人的心绪,诗人的站位或者说立场,更偏向于“自然”,而绝不同于李清照的绿肥红瘦。

    千百年后,和李清照同为女性的一个叫三毛的女作家,在“花落知多少”这句前面加了两个字作为名字写了一本书,然后让整句话整本书都带上了拂不去的惆怅。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关于江南,早已沉淀为一种意象。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郑愁予的《错误》,说的是江南。

    “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流连人世间。”

    林秋离作词林俊杰演唱的这首歌,说的是江南。

    从诗词到歌曲。

    许广陵想到了《彩云之南》,想到了《纳西情歌》。

    想到了张大为的《吉祥香巴拉》及《唉嘛噢》这张专辑。

    想到了余亦五的《三峡》《桂林》《敦煌》。

    而后,突然生起了以古诗词为底本,半作词,自度曲,演绎一辑《江南》的冲动,不过此际并非其时。

    ……

    几个小时的时间,悄然过去。

    下午,去章老那里,许广陵却是等到了陈致和的告别,“小师弟,我就要回去了,今晚的飞机。有些事实在推托不开,要去处理。”

    许广陵了然。

    不说别的身份,就一个副院长,他的这位师兄能在这里滞留这么多的时间,便已是很不容易了。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