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打上打门来
,一家之中,大事宋团作主,小事还得听人苏向晚的。

    “对了,你想要啥好东西,这趟出去我都帮你办。”宋团说。

    苏向晚想了想,列了个单子出来,递给宋团说:“都在单子上写着呢,不要省钱,既然难得去趟北京,该买的一定要买。”

    说着,她还特地数了五张大团结出来,递给了宋团。

    “你待我可真好,你放心,这五十块我会省着花的,除了买条新内裤,别的我都花给你。”宋团说。

    他压根不知道,苏向晚给自己列的单子上的东西,只凭五十块钱是买不回来的。

    赶天亮,孩子们还在睡梦的时候,宋团已经出发,赶火车去了。

    孩子们一开学,就到储棉花、做秋衣,缝被子的季节了。

    苏向晚和陈姐两人去了趟秦州,淘回好多新棉花来,有了新棉花,今年苏向晚打算给李承泽,狗蛋和驴蛋三个,一人做一件新棉衣,到于小的两个,就只能穿三个哥哥剩下的。

    一般人春种的时候才施肥,但事实上,秋肥就等于是贴秋膘,对于土地来说,可比春肥要好得多。

    吱吱是个指挥的,李承泽是个挑粪的,驴蛋和狗蛋挖地,谷东是个坐在菜园子旁边,抱着大馒头啃着,让吱吱给自己扎着辩子,狐假虎威欺负大的三个,骂人的。

    总之,人人经过,都得说宋团家这几个孩子是真红火。

    第二天是周一,苏向晚去上班的时候,就听说李老太太和李激发俩跑到学校里,跟老师反应情况,想让老师给李承泽做工作,让他回自己家去。

    不过,等苏向晚赶到学校的时候,李老太太已经走了。

    第三天,老太太又跑到县政府去反应情况,当然,反应完之后就走了。

    反而是李逸帆把苏向晚拎过去,又劝了半天,让她把李承泽送还给李老太太。

    这个李老太太,刚开始的时候苏向晚还以为简单,好对付,直到她跑了好几个地方,苏向晚才反应过,这老太太还是个顶难缠的。

    而李承泽呢,只看他的样子就不想走,但毕竟他还是个孩子,也没人肯听他的意见呀,那怕他自己不想走,县城里知根底的人们说起来,总还是说,这事情的决定权在苏向晚身上,是吧。

    鉴于李老太太和李激发俩把狗蛋和驴蛋俩的脖子打的跟卤煮似的,苏向晚牙痒痒着,也想把李老太太给撕成八瓣呢。

    但怎捺这个糟老太太坏得很,四处传说,到处跑遍了,但就是躲着不见苏向晚的面。

    李承泽因此承受的压力就甭提了。

    不过,有人忧就有人喜,李承泽不开心,狗蛋却过的很开心,这天晚上还提了二斤肉回来,说要给家里添点儿伙食费。

    一个才九岁的孩子,从哪儿来的钱买肉,也是够叫人惊奇的。

    “妈,你就甭问钱是从哪来的,总之,钱是我赚的,肉咱们大家一起吃,尤其是谷东,今天吃肉可以敞开了吃。”

    二斤五花肉啊,狗蛋一副不放心的样子,显然是怕苏向晚要把肉做砸了:“你也甭想着做别的花样,就酸菜白肉,我最爱吃那个。”

    驴蛋也在旁点头:“妈妈,我也爱吃酸菜白肉。”

    三层子,肥瘦夹花的五花肉,苏向晚觉得白肉了可惜了一点,往案板上一撂说:“赶紧写作业去,肉要咋吃,那还得看我咋做。”

    “你就不问他们的钱是从哪来的?”吱吱对于妈妈,现在颇有点管东管西:“要我说,他俩准没干好事。”

    “横竖他们不敢偷,至于究竟哪来的钱,等他们自己说吧。”苏向晚说:“你要追着问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