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零六章 李定国归附
  大西军在由李定国主持之后,还算较安分,没有再踏出四川一步,李定国也只是努力的经营着四川。

    但李定国的性子和张献忠有很大不同,他生性仁厚,爱民如子。

    相比于张献忠统治时的残暴行径,他却严禁自己的军队骚扰百姓,同时也制定了各种政令减轻赋税,努力的减轻百姓的负担。

    但这样一来,大西军的收入来源就减少了很多,根本无法养活五六十万军队。

    可即便如此,李定国还是不忍心向百姓加重赋税。

    正史的新会之战中,李定国率军攻打新会城时,清军据城而守,但李定国军火炮猛烈,一度要破城。

    但是清军却强逼着城中百姓冒着李定国军的火炮修补城墙,以致不少百姓惨死在炮火之下,李定国不忍,只得下令停止炮击。

    城墙不破,就无法攻入城内,随改为围城。

    但长时间围困并未凑效,李定国的援军没有抵达,却等来了清军援军,无奈撤军。

    由此可见,李定国的仁爱之心可见一斑,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时代,有这种品质更加难能可贵,甚至是有些另类了。

    当然,除了其仁爱之心,其军事成就也是非常卓越,在南明几乎是屡战屡败的战斗中,他一人两蹶名王,震惊得清廷差点儿放弃西南七省。

    如果不是孙可望利欲熏心在背后故意拖后腿,李定国的成就只会更高,南明收复江南都未必不可能。

    所以,唐宁对李定国也是非常的尊敬和爱惜,没有像对待张献忠一般,派行动队去暗杀,也没有对四川发起进攻,只是多次派人对其进行招安。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李定国松口了,也得到了刘文秀和艾能奇的赞同。

    因为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和思索,他们看到了大明已经基本安定,虽然算不上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大明却是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而大西,如果不走出四川,大明只要将四川一围,就可以让大西自生自灭。

    如果倾整个大西军之力向明军发起进攻,以大明现在的国力,大西肯定是没有任何取胜的机会。

    在此情景下,与大明决一死战,除了造成生灵涂炭之外,还能有什么好处?

    而在这一年多中,唐宁和大明对大西算比较仁慈了,新军完全可以抽出大军对四川进行围困,但并没有,甚至没有禁止商人与四川方面进行各种贸易。

    可以说,这大大的缓解了四川的困境,才可以让大西军坚持这么久。

    否则的话,李定国也只能走裁军一条路了,但不到万不得已,他怎能忍心舍弃跟着自己的兄弟。

    所以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几人对新军暗杀掉张献忠的怨恨也消了不少,最终决定接受大明的招安,毕竟这样耗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李定国率大西的归顺,也确实去掉了唐宁的一块心病,让大明的疆土真正的完整了起来。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