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三零章 葡萄弹
结构的原因,同一门火炮使用葡萄弹的射程不及实心弹,但其胜在杀伤面比实心弹要广不少。

    所以,在敌军靠近之后,新军炮兵立即改用葡萄弹。

    “开炮……”

    “轰轰轰……”

    一门门大炮火光迸出,在膛压的冲击下,包裹葡萄弹的网兜破碎,里面包裹的十多枚大小一样的铅弹凶猛的飞射而出,向一片区域冲去。

    “嘭嘭嘭……”敌军手中拿着的盾牌像纸糊的一般被轻易洞穿,中者身上立即出现一个牛眼大小的血洞。

    成片的士兵惨叫着倒下,凄惨异常。

    不过,新军的主要目标还是敌战车,这些战车有好多种,有盾车、武刚车、冲虏藏轮车、架火战车等等。

    不少战车最前面安装有一块厚实的大盾,甚至有的两侧也安装了大盾。

    为了提高防护力,还蒙上了牛皮、犀甲等,比如盾车、武刚车、冲虏藏轮车。

    但如架火战车的前面便没有类似的大盾,所以架火战车就置于那些有防御大盾的战车之后。

    不过他们显然预料错了新军霰弹的威力,这些大盾的防御力虽然还不错,能够削弱霰弹的威力,但并不足以抵挡住霰弹的威能。

    不少防御大盾还是被打穿,有的大盾甚至整面被轰倒,躲在车内的士兵发出阵阵惊恐惨叫。

    有的战车刚好被击中侧面,强大的冲击力让整辆战车顿时失去平衡,向另一侧翻倒而去,车上的士兵和武器翻滚的散落一地。

    如果战车还没有被毁坏,军官会立即指挥士兵将战车扶起,继续推着前进。

    而损毁的战车,直接被遗弃。

    在敌军靠近到一百丈左右时,新军的另一种火炮又派上用场上,这种火炮与虎蹲炮有些像,但又有些不同。

    最明显的不同是下方多了一块底板,另外在管壁和支架等方面也做了一些改进。

    之所以会如此设计,是因为该炮是结合虎蹲炮和新军的81毫米迫击炮设计出来的,就是一门比虎蹲炮更先进的迫击炮,口径100毫米,总重546斤,宋应星称之为灭虏炮。

    当然,由于工艺原因,与真正的现代化81毫米迫击炮还是有不少差距的,用的炮弹还是以实心弹和霰弹为主。

    不过好在,此炮比较轻便,机动性能好,也方便大量装备。

    此刻,在敌军进攻的方向,就有超过一百门灭虏炮布置完备。

    随着一声令下,“轰轰轰……”一门门小巧的灭虏炮发威了,填充好的霰弹像雨点般冲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