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
灭,皇太极也是这个时代的人杰,吃了一次亏不会再吃第二次。以后的作战,恐怕就是真刀真枪的硬战,再也取不得巧。r/>

    r/>

    想要彻底歼灭建奴并非易事,也许在明军几面夹击下建奴守不住辽阳,但却可以逃到草原。皇太极带领八旗主力已经征服了科尔沁蒙古,便能征服更多的蒙古部落。有了蒙古人补充,建奴的实力会逐渐恢复壮大。以后的仗还有的打。r/>

    r/>

    所以,对现的王业泰来说,当务之急不是驱逐辽阳的建奴,而是要把内部理顺,建立合理而有效的制度,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r/>

    r/>

    在到达海州的这些时日,王业泰一直思考着,结合着另一个时空生活时的情形,心中慢慢有了思路。r/>

    r/>

    首先是人才问题,数十万百姓,需要大量的官吏来管理,这些官吏数量至少数百上千,这么多官吏从哪里来?r/>

    r/>

    王业泰决定,结合着科举和后世公务员考试制度,在旅顺举行一次“公务员”考试,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r/>

    r/>

    山东的移民,原东江军的军户,甚至是从建奴那里解救的汉民,这其中有功名的不多,但读过书粗通文字的应该不少。r/>

    r/>

    不需要有多么高明的学问,只要能够粗通文字,懂得一些算术知识,在王业泰眼中都是人才,做一个普通的吏员管理一些百姓应该没有问题。r/>

    r/>

    深思熟虑之后,王业泰以辽东总督府的名义,向辽南所属的旅顺金州海州复州盖州各城发下文书告示,定于七月十五日举行“吏考”,凡是辽东总督府辖下百姓,只要粗通文字者皆可报名,考试通过者一律由辽东总督府委任为吏员,成为官府的“公务员”,享受官府财政供养,每月按照级别资历领取薪俸。r/>

    r/>

    为了鼓励百姓踊跃报名参加考试,王业泰告示中宣布,这次会选拔一千名吏员,都从考试通过者中选拔。r/>

    r/>

    文告在各城贴出之后,立刻引发所有移民百姓热烈议论。对普通百姓来说,能成为官府吏员,哪怕是县衙小吏已经是人上人,已经算是出人头地,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r/>

    r/>

    于是,无数的百姓,凡是读过几年私塾识些字,纷纷踊跃报名。r/>

    r/>

    王业泰在各州设有报名点,专门派出幕府吏员负责此事。r/>

    r/>

    王业泰决定,由刚刚到达旅顺的前登莱巡抚孙元化负责此次考试。孙元化进士出身,当过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负责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小事一碟。而且孙元化刚刚来到辽南,和辽南原来的将领官员都没有瓜葛,由他主持能保证绝对的公平。r/>

    r/>

    “这样的考试,简直是闻所未闻,恐怕不合朝廷规矩吧。”孙元化忧心忡忡的说道,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祸后,他变得非常谨慎。r/&am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