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71章 弹劾王业泰
的钱粮物质,就要弥补一二。辽南现在其他不缺,就是缺粮缺人。

    登州府库中的粮食本就是为了调拨给辽西辽东使用,用来抵御建奴,现在自己拿走理所当然。

    而刚刚赶走建奴的东,地广人稀,现在整个辽东,包括辽南和沈阳建州宽甸等地,所有的军民加起来也就三四十万人。如此广阔的土地,只有这么少的人口,如何能行。

    而迁移百姓最合适的地方便是山东。山东多是丘陵地形,土地贫瘠人口稠密,这里的百姓比其他地方更加贫困,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无数的山东百姓前赴后继闯关东,后世东北大部分的人口都是来自山东。

    现在自己既然来到了登州,自然要搞一些青壮去自己地盘。虽然说人口迁移这样的举动应该由朝廷负责,应该有朝廷的令旨。但走朝廷渠道的话事情就复杂无比,王业泰根本不敢指望。

    所以,王业泰决定,能在登州呆多久就尽量呆久一些,能多迁移一些百姓就多迁移一些。

    王业泰给的条件很好,只要肯前往辽东,每个壮丁给二十亩田,妇女减半,由官府借给耕牛帮助耕种,这让无数登莱百姓趋之若鹜。甚至有大量的百姓不远数百里从青州府、济南府而来,为的是王业泰承诺的田地和三年不收田税的政策。

    而且选择前往辽东的大都是青壮男女,老人们大都不愿背井离乡、客死他乡。这更让各地的地方官无比郁闷。迫于王业泰的“淫威”,胶东各地的府县官员根本不敢阻止,否者便会有全副武装的士兵去他们官衙逛逛。

    而现在这些压力都送到了总督刘宇烈这里,刘宇烈知道自己不能再置若罔闻了。

    Ps:书友们我是作者任国成,近期由于很多读者反馈找不到读书入口,现良心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几乎能找到网上所有的书,详情请花半分钟时间关注微信公众号"找书神器"(微信右上角点"+"号->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zhaoshushenqi"搜索并添加公众号,然后按提示操作即可,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虽然王业泰贵为侯爵贵为辽东总督,在朝中有英国公这样的强援,更深得崇祯信任,但是为了各地官员和山东士绅的利益,也为了自己的前途,刘宇烈都必须采取行动。

    当然,派兵驱逐王业泰这样的事情刘宇烈不敢,他采取了上书弹劾的办法。不仅他以自己总督的名义弹劾,山东巡按,山东参政,以及各府县官员联名上书,弹劾王业泰。一时间驿路繁忙无比,每天都有大量的弹章送到朝廷,送到崇祯面前。

    (PS:"小说"首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