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尔衮,狠辣的郑芝龙
    虽然他只用了两根手指头便轻松吊打了朱明的二三十万大军。但郑芝龙不是朱由检,郑军不是明军。

    现在满清左支右绌,已经被揍了个鼻青脸肿。

    而要只是如此那也就罢了,问题是郑芝龙还不依不饶,一副要把满清趁机打死的样儿。

    人家两只拳头,一只朝着满清的脑袋打来,一只朝着满清的小弟弟打来,这真的很要命很要命。

    脑袋上的这一拳不招架的话,会被郑芝龙打的满脸血不说,晕头转向中他们怕是要好一阵才能恢复。

    而小弟弟这一拳若不招架,那也要不了满清的命,但却绝对能叫满清痛入骨髓,以至于几年内都要半身不遂。

    要清楚,关外是鞑子真正的老巢,是他们两代先主的埋身之地,岂能真的任由郑军肆虐而坐视不理?

    不说这样对满清的威严有多么严重的伤害,就是从礼法上讲都有可能动摇满清的根基。

    清承明制,入关后的鞑子为了更好地拉拢北地的士绅阶层,与之分享利益,继而形成一个广博的利益共同体就是必然的选择。

    所以,多尔衮大手一拍,鞑子就开始高声宣讲“以孝道治天下”了。

    这口号并不稀罕,中国历朝历代都推崇孝道。这是因为如此口号一是具备着很强的迷惑性,百善孝为先么,二就是如此的口号能叫朝廷更好的拉拢地方的士绅大族。

    因为你只要推行孝治就离不开宗族家族制度,而宗族家族与士绅之间更是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族权家法的发展就是孝治的必然产物啊。

    但满清却大肆的将孝道与宗族族权联系在了一起,高声叫嚣着笃宗族以昭雍睦。第一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来公开为族权家法站台。

    笃宗族以昭雍睦就是在说宗族由人伦而推,雍睦未昭,即孝悌有所不尽。

    换而言之,就是在说“只有人人都敦孝悌了,如此才能宗族和睦”。而想要家和万事兴,则族人就一定要尊孝悌敬长辈。

    那宗族的族长和族老,一个个可都是长辈啊。

    这明面上看是企图用血缘关系调和阶级的、社会的矛盾。实则更是在给地方士绅大族让权,叫‘族权家法’成为族长族老们用来约束、管理,乃至是统治族人的‘伦理纲常’。

    清廷公开给予法律上的支持,可不就叫地方宗族里的族长族老们权利大增?

    这样一来地方上的士绅宗族岂会再反对满清的统治?

    而现在鞑子fg都立下了,他们自己却要坐视郑军在关外横冲直撞,冲撞了黄台吉的皇陵,甚至是老奴在阿拉赫图的皇陵,那可就是太打脸了。

    无论是从法礼,还是从鞑子的尊严、威严上看——他们可才入关没两年,亦或是多尔衮个人的权威上看,那都是决不允许的。

    故而,郑芝龙打向鞑子小弟弟的这一拳,多尔衮一定要挡住。

    而这样就又涉及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要想挡住关外的郑军,只靠阿济格的这两万八旗就能成么?

    要不要继续从关中调兵,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选择了。再说了,阿济格一去,已经拿下了开封的郑芝龙又会如何呢?

    现在看满清似乎只有从关中撤兵这一条路好走了。

    只是满清要从关中一退兵,战线都已经快要烧到长安城的大好形势可就全一去不复还了,李自成就也活了啊?

    满清费了那么大的精力才把李自成逼到了死地,就差临门一脚了,却要收会拳头来。多尔衮心里很不甘的。但满清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他根本别无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