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莱敌我(求订阅)
个棱堡,统一下大炮的数量,二百门绝对不止,而且十有八九是十斤炮、十二斤炮,只有不多的八斤炮和五斤炮。

    只一个芝罘地区就有四百门上下的红夷大炮,这个数字在如今这个年代,可不是一般的奢侈。

    不管是早期的郑芝龙,还是随后的郑芝鹏、郑芝豹,那都立志把芝罘打造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桥头堡,在这里集中了如此多大炮也就见怪不怪了。

    只是让郑芝豹没有想到,他所在的芝罘地区还没有遭受鞑子的考验的,数百里外的崂山却先吃了第一只螃蟹。

    谁叫江哲拿下了日照,先捅了鞑子一刀呢?

    ……

    崂山北方。

    原野内出现了一队队骑兵,作为最高指挥官的江哲站在望塔上朝外望去,入眼之处尽是大队身穿泡钉棉甲、头戴避雷针的鞑子骑兵。

    自然如此带有嘲讽的称呼是出自他老大郑芝龙之口了。

    一般人听了估计都不懂是什么是避雷针。

    江哲好歹知道屋顶四角的龙头嘴里的那根金属芯子。

    那头全是鞑子的地盘,崂山这里可没有成建制的骑兵部队与鞑子们搏杀。骑兵依旧是郑军的一短板,成规模的骑兵现下都被郑芝龙带去了日本。

    所以,江哲现在只能看着鞑子在外头逞凶撒野,只能下令狙击手瞅准机会就开枪。

    但鞑子也不是没脑子,当发现自己进到城下时,都不是一箭之地,哪怕是两箭之地也照样吃枪子时,他们纷纷就避开了。

    这些斥候多是打老仗的人,可不会白白找死。

    那军中的德意志人也向尼堪道明了线膛枪的厉害,虽然装填弹药一百个费劲,可杀伤力大,打得准。

    然后尼堪就下令叫人在五百米外活动了。不但禁止擅自靠近,还不让鞑子成群结队的撒野。

    毕竟城头还有一门门的火炮。

    心中对拿下崂山并不抱着太大希望的尼堪,连蒙汉八旗都舍不得上,更别说是让满八旗去送死了。

    打的热闹一些很简单,可以让绿旗兵去送死么。

    只要能撑到秋后,等到冬天到了,海上结了厚厚的冰,那个时候才是他们真正发力的时候。

    在此之前他只要在崂山打的热热闹闹即可。

    反正京城的摄政王也不会怪自己,这策略都是早定下了的。

    就是他手下的这些火炮,等崂山这里热闹了一阵子后,也会被陆续运去掖县(莱州府治)。

    都已经知道棱堡的厉害了,还要去死磕,他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