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马甲能保住吗?
护费,那都不知道能榨出多少油水来。短期看,比他在大员和湄公河三角洲种地都有赚头多了。

    何况,郑氏的南洋大计,第一个立足点就在淡马锡,只要能立稳了根脚,只凭一个华洋贸易,凭着一个进出税,郑芝龙可不能赚的盆满钵满么?

    有了银子,有了粮食,他不仅能夯实自身的根基,更能养更多的军队,造更大更多的船!

    荷兰人在大员损失惨重,影响是一连串的。可不是大员事大员了,巴达维亚就屁事儿都没有。荷兰人虽然还没有屈服,与郑鸿逵签订协议,但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相信郑家的战船再去巴达维亚那里转悠两圈,安东尼·范·迪门就会乖觉的。

    ……

    时间就在郑芝龙的‘胡思乱想’中一分一秒的流逝,到了晚上,一个新的消息从津门传来,吴三桂有动静了。

    吴三桂与宁远军民进了山海关,由总兵高第接应,将百姓分驻在山海关附近昌黎、乐亭、滦州、开平等各州县(永平府)。他自己倒也率所部两万军兵继续向京城进兵,虽然半道上就收到了吴襄传来的崇祯帝南迁的消息。在丰润县境内,更是收到了崇祯帝的手谕。

    命运的抉择口摆在了吴三桂眼前,他也一时间难下决断,就恰与李自成派来驻扎遵化的降将唐通部遭遇了。才在郑芝龙手中败了一场的唐通如何是关宁军的对手?吴三桂挥军轻易的就将唐通击败,收降了千多人。

    本就因为死了儿子而心殇神疲的唐通,差点一时间里想不开,就死在丰润了。

    唐通败退玉田县,玉田在丰润县之西,两者距离有四五十里。

    吴三桂却又按兵不动了,即不赶赴津门,勤王救驾,也不去发兵玉田,消灭叛军。而是在丰润县停顿了两日后,拨转马头,回师山海关了。

    也因为此,驻在滦州的蓟辽总督邱民仰与之彻底翻脸,号召手下民军中的忠义之民,号召关宁军中的忠义之兵,赶去津门勤王。

    津门这时候传来的消息就是邱民仰带人赶到了。

    所部七品以上文官一十三人,秀才三人、举人一人,军勇兵丁三百余人。

    从滦州出发时还有两千多人呢,大大小小三五十个当官的,有功名者近百人呢,现在连着军勇兵丁就只剩三百来人啊。

    郑芝龙听了都觉得心里有种淡淡的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