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八百零二章 风格
    让齐扎克公爵愤怒的是丘吉尔的贺电上竟然重申英国不会放弃香港,是人都有脾气,只不过有些人所谓涵养好些罢了,但是即便是泥人也有三分土性,气得青筋乱跳的齐扎克公爵一怒冲天之后,将奥斯之前递交的关于第二次烟片战争期间被掠夺之文物和废除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归还香港三大要点当做电报发回丘吉尔,并直接言明这就是出兵印度的代价。

    齐扎克公爵愤怒了,但是黑锅却是完全不知情的奥斯来背,原因是齐扎克公爵耍了一个小聪明,他吩咐原稿通发就是把奥斯的名字也留在电报上。

    这回气得脸色苍白,血压升高的人换成丘吉尔了,不过丘吉尔也终于放下了心,那就是他肯定联盟人会出兵解救蒙巴顿的危机,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不怕你价格高,就怕你不出价,作为老牌资深的新闻记者和外交家,丘吉尔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成功理论。

    不过今天这封来自联盟最高权力机构的第一人的电报却让丘吉尔有些糊度了,因为他在密电的译文上看到了另外一个名字!奥斯!

    在丘吉尔看来,凡事挨上这个奥斯就准没好事,这个人仿佛对大英帝国有很深的芥蒂一般,从他对美国基地人以及法国人的态度来看,其人并不是什么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此人有很强的包容性,唯独对中亚人可谓欲灭其族而后快。

    丘吉尔估计大英帝国一定排在此人极不友好的范围之内了,至于为何如此?也是最让丘吉尔百思不得其解的?

    不过奥斯的名字竟然能够出现在大总统的电报平属的位置上?对于东方文化自以为十分了解的丘吉尔一厢情愿的认为奥斯一定处于某种极为特殊的地位上,但是他又不会形容,于是他找来了联盟问题专家查维斯和西曼尼可,对于这封电报,查维斯和西曼尼可经过一番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奥斯的地位应该是所谓的继承人。

    查维斯用一种十分荒谬的方式给丘吉尔解释道:“因为按照联盟皇帝的习惯,都习惯在自己还掌握权力的时候立一名太子,相当于副首相或是副总统,协助他工作以外可以全面的接触,为日后的政权交接打下基础。”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一个自以为博学通晓的首相大人和两位专家并没有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公诸于世,而是偷偷的隐藏的起来,对于这份电报丘吉尔刻意保存了一份备忘录并增加的他顾问的注解,发给了美国基地现任总统杜鲁门。

    可以说丘吉尔很郁闷,但是并没什么严重后果,面对联盟当局近乎苛刻的漫天要价,丘吉尔一面准备人员准备讨价还价,一面着手派人统计那些该死的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带回英国的古董!

    被委派该项任务的军情局局长卡莱特对于这道首相签发的命令先是一愣,随即郁闷道:“天晓得那些古董都是什么鬼东西!”

    136年4月的国际战局如同一潭死水一般,在欧洲战场苏军在积蓄力量,德军的大量新式装备在党卫军换装完毕后已经开始换装国防军了,在东线德军也似乎在秘密准备着什么,在中东战场英军在美军的支援下依然在苟延残喘,稳扎稳打的蒙哥马利虽然进攻不足,但是防守却是一流的阵地战专家,兵力以显严重不足的隆美尔也似乎没有了痛打落水狗的力气。

    太平洋战场的连场血战以经落下了帷幕,完全掌握了战争主动的美国基地频频出动轰炸机对中亚本土实施密集的大规模轰炸,以达到快速消弱中亚的战争潜力的目的,以往为了轰炸别国首都,屠杀他国人民都要上街游行庆祝的中亚人现在都已经学会了如何快速的钻防空洞了,报应来得可谓又快又猛烈。

    因为盟军在太平洋上节节逼近,于是中亚人在印度和联盟战场上就如同一只疯狗一般,见人就咬,完全是一副拼命的架势。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