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百九十七章感觉
    奥斯回到夏威夷的司令部后,面对同样一脸尘土汗迹的徐图安、崔志钧、梁超、齐百鸣、方林等人,奥斯对部队的训练进度和各兵种在演习中越来越高的配合度表示出了一定的满意,但是奥斯非常清楚,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是以靠着演习取得的成绩成为王牌军的,只有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联盟远征军才会真正的强大起来!

    时间如梭,正如奥斯所预料的那样,由于美军太平洋舰队参战部队中相当部分正在支援对吕宋岛的登陆作战,硫磺岛战役的发起只得等吕宋岛战役结束之后,原定于136年1月开始的硫磺岛战役,又因为吕宋岛战役进展缓慢,结束的日期从计划的联盟军12月20日推迟到了136年1月9日,于是尼米兹只好再将硫磺岛的作战推迟到136年2月中旬的消息通知奥斯。

    准备时间越充裕奥斯自然就越有把握,这段时间以来奥斯翻看最多最频繁的就是关于硫磺岛的地理资料,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南部,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北距东京1200余公里(650海里),南距塞班岛1100余公里(630海里),东南距马里亚纳群岛500余公里(290海里)。岛长约8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酷似火腿,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岛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拔160米,终年喷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故此得名。

    折钵山以北有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高地,称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渐起伏,并有数座山峰,被称为元山地区,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虽然硫磺岛岛小人少,但正处在东京与塞班岛之间,战略地位显得异常重要。

    奥斯记得早在联盟军前,中亚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00余人和飞机20架。

    联盟军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硫磺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中亚军才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3月下旬将4000余陆军部队送上岛,5月将硫磺岛的陆军部队整编为第109师团,由粟林中道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配备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7月海军第27航空战队也调至岛上。

    截止136年2月,万余,海军约7000余,万人,飞机30余架,由粟林统一指挥,中亚军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区各建有一个机场,分别叫做千岛机场和元山机场,也叫一号机场和二号机场,并在二号机场以北建造第三个机场。

    由于美军迅速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原计划运往马里亚纳群岛的人员、装备和物资都被就近转用于硫磺岛,尽管美军组织飞机、潜艇全力出击,企图切断硫磺岛的增援和补给,但中亚军以父岛为中转站,采取小艇驳运的方式,因此美军的封锁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中亚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岛的抗登陆作战是要在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进行,粟林是出色的职业军人,曾担任过天皇警卫部队的指挥官,他意识到面对美军绝对海空优势,滩头作战难以奏效,主张凭借折钵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最后粟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粟林决心将硫磺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中亚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