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百八十八章 战斗
    对于自动装弹机奥斯的所知也不多,他只记得自动装弹机是现代火炮或战车的自动设备,其灵感来自于枪械的弹匣,以取代人力搬运装填炮弹的体力负担和时间耽误,但是后世自动装弹机相当高的故障率也是十分让人头痛的,而自动光学瞄准设备似乎并不可靠,只能采用人械瞄准,可以说不解决这些难题,炮艇机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奥斯就75毫米口径火炮所使用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与关河进行了联系,对于奥斯的奇思妙想早已麻木的关河表示要科研人员研究之后才能答复,奥斯直接表示,如果无法完成这个重要的任务,就让那些不称职的研究人员收拾东西滚蛋。

    随后奥斯对关河道:“所谓的次口径超速穿甲弹的弹体内,有一个用硬质合金制成的弹芯,由于穿甲弹是依靠弹丸的动能来穿透装甲的,因而当弹丸以高速撞击装甲时,强度高而直径细小的弹芯就能把大部分能量集中在装甲的很小面积上,从而一举把目标穿透。”

    而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是依靠出膛的速度来击穿敌地面设施的,它有两片护罩,卡住中间的弹芯,这样,弹体能够吸收火炮装药的所有动能,发射出去后,受到空气阻力的挤压,护罩被撕裂、脱离,只剩弹芯继续飞行,由于炮弹的质量集中于细长的弹芯,所以初速极快,穿甲能力极强,弹道为笔直的直线等等口述给了关河。

    可以说奥斯只是提出了一个需求的实用指标和大体的概述,研究的方向和过程就不是他所应该关心的了,他需要的是25毫米和75毫米的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就这么简单而已。

    “给我所需要的!”奥斯对罗斯福只有这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的要求,但是奥斯很快就没就精力去关心B-29改装炮艇机的相关事宜了,因为联盟远征军的五个机械化军的架子已经支了起来,郑洞国也已经到位了,近十万名的新兵分五个批次从印度的加尔各答起运至夏威夷的联盟远征军训练基地接收武器装备进行必要的训练。

    10月5日,奥斯在夏威夷见到了一脸汗水显得十分黑瘦的郑洞国,但是郑洞国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让奥斯感觉很有一种虎虎生威的味道,就好像军人自当如此一般。

    在夏威夷的几个主岛上,联盟远征军的前四批次起运的兵员业已到位,美军按照军兵种,专业将七万余名联盟士兵分成了六大块,从最为基本的队列、内务、军规等进行训练。

    但是美方国防部指派负责训练的詹姆斯中将很快接到了下属们的报告,这些联盟远征军的补充兵已经具备了军人的基本素质,完全可以越过基层养成训练,直接开始各兵种单兵专业战技战术训练了。

    美国基地人不了解,但是奥斯却十分清楚,所谓的补充兵中的士兵全部来自青年军,在其应征入伍的时候就已经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强化集训,随后抵达昆明又开始了为期六个月的基础单兵战术训练,接受美军驻昆明培训总团专业兵种的技术指导,进抵印度加尔各答后主要是与中亚军进行小规模的交火、伏击、短距离突击等实战检验,而军官则是清一色的黄埔系的尖子生,根本不是美国基地人想象中所谓刚刚穿上军服的“联盟农民”。

    而且联盟远征军其中一部分官兵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让美方惊异不已,联盟远征军的基础素质之高可以说让美国基地人账目结舌。

    奥斯与郑洞国进行了例行公事般的交谈,郑洞国不是他奥斯的自己人,所以奥斯与郑洞国之间可谈的并不多,深晓为官做人之道的郑洞国同样表现得亦如静水微澜一样。

    对于奥斯此人郑洞国更多的则是感到好奇,在好奇之余有着一份敬佩,不为别的,就为了同古血战宁死不降,野人山痛饮寇首血,保卫昆明生命线,出击长沙基地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