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七十二章 考虑
    矶村武亮的话让山下奉文转换了一下思路,山下奉文惊讶道:“你的意思是联盟军队可能为了所谓的仇恨,放弃战略上的主动而退而求次?他们的目标其实就是第六师团?”

    矶村武亮郑重地点了点头,山下奉文犹豫了片刻断然道:“不可能,如果奥斯真是一个天才的战术指挥者的话,他绝对不会放弃眼前的大好形势的,如果作为一个出色的指挥者来说,宋雨如若连这点胆量和魄力进取精神都没有,那么他也不足为惧了!”

    山下奉文一番话可谓是雄心勃勃,完全没有把奥斯放在和他相等的角度看待,矶村武亮对于山下奉文的秉性自然有些了解,他身为方面军参谋长职责就是为司令官的军事部署提出更多的选择,但是话已至此,矶村武亮也意识到多说无益。

    山下奉文在憋着一口气等奥斯上钩,而奥斯则在小心翼翼的不断进行试探,等待情报的积累。

    地位和职务的变迁晋升让奥斯已经意识到,他早已不再是同古血战的百夫长,或是昆明城下振臂高呼冲锋在前的旅长了,现在的他肩负着联盟远征军的成败,联盟远征军维系着联盟战区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他手中的十几万大军几乎集联盟军精锐于一体,如果一旦战败,攻陷印度的中亚军主力转头回击,驻防的滇西的第二十集团军和第十一集团军恐难抵挡中亚军进犯。

    那么奥斯这个壮志雄心扭转乾坤的后来人将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每每想起这些奥斯都会惊出一身冷汗,此刻在欧洲战场,德军与苏军厮杀得精疲力竭,经过了135年冬和联盟军春的几番鏖战,占据地利优势的苏军已经逐渐将德军的锋芒抵挡住了,可以说斯大林制定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整体战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源源不断地部队和装备由西伯利亚开赴各条战线,苏军开始酝酿具有决定性的大战役。

    相对于欧洲战场的暂时平静,北非战场可谓打得天翻地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经过一番血战之后终于得报135年初阿拉曼之战的一箭之仇,令无数人费解的是蒙哥马利的第八集团军在占据较大优势的情况竟然被隆美尔击败?溃散的英军在开罗一线试图在重新组织防御。

    而在印度,蒙巴顿勋爵所指挥的英印军队在中亚军的猛烈打击下岌岌可危,丘吉尔向罗斯福大声呼吁美军立即组织超过四个机械化军的远征军登陆法属北非和西西里岛,迫使意大利自保或退出战团,而后配合埃及英军分兵三路,奇袭突尼斯和将德军非洲军团歼灭于开罗城下。

    丘吉尔的方案被马歇尔称之为不清醒的人在说胡话,显然丘吉尔对于四个美军机械化军的补给消耗根本是一无所知,气愤的马歇尔建议丘吉尔将皇家第二空降师直接空投柏林,抓捕希特勒等第三帝国的领导人和主要执行人,彻底解决德国更加容易和实际。

    罗斯福也有点搞不明白了,好像全世界都在打英国基地的人一样?或者是全世界的英国基地的人都在挨打?对于北非罗斯福有些爱莫能助了,毕竟投入美军直接面对德军精锐部队作战和提供租借物资武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罗斯福清楚,美军终究是最后要投入残忍而伤亡巨大的地面战斗的,但是这个投入的时机却要把握在自己手中,将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利益最高化,就是美国基地总统至高无上的义务与权力。

    罗斯福致电马歇尔,让其敦促参谋长联席会议特使拉尔尽快使联盟远征军投入到确实有效的行动中,英印部队抗敌的意志让蒙巴顿深感作为这支部队指挥的耻辱,他之前向国内要求的五到八个英军师的请求被丘吉尔拒绝了,丘吉尔明言告诉蒙巴顿,我以兵一卒都拿不出来了,想要部队就自己在印度想办法吧!

    无可奈何的蒙巴顿扩招了10师的印度士兵,但是这些农民出身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