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七十八章 返回龙陵城
    ~“竟然会失败?”河边正三苦笑着摇了摇头,每一次战役、每一次战斗、每一次部署,河边正三都力求完美出奇制胜,出奇不意兵临城下,二面围城迷敌于惑,阻援攻城截点反转,全体将兵更是前仆后继英勇异常,最后似乎连天都在帮自己,阻断了美军的空投物资和另己方损失惨重的空袭轰炸。

    一阵夜风吹过,在飘摇的煤气灯下,灯光随着灯的摇摆忽明忽暗,此刻中亚军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泪流满面,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到了最后自己竟然败了,而且败得莫名其妙,虽然河边正三极度不想承认,但是事实证明第一机械化军的这些联盟士兵确实从战术技能到心里素质战斗意志,在到武器装备,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已经远远的超越了帝国陆军,这样的士兵和军官即使放眼帝国陆军,都极少能有与之匹敌的,惟一能够与之相比的只有1937年“支那事变”时的六大精锐师团,敌人越战越强,而帝国陆军则越打越弱,不得不靠后备兵来进行补充。

    大局虽然已定,但是中亚军第六师团还是顽强的突破了城北的防御,引发了连锁反应,城南的中亚军独立混成第24旅团也在城南角采取爆破方式取得了突破,联盟守军开始逐渐的收缩防御,以避免陷入中亚军的分割包围。

    在战前,奥斯吸取之前第十一集团军宋希濂部进攻龙陵失败的教训,将中亚军曾经固守的十多个“点”经过了刻意的加强后,又选择了几处视野位置开阔,较为坚固的建筑物作为支撑点,其中“大点”可以部署几百人,“小点”可以部署一百余人,里面囤积了可供作战只需的弹药和给养,这些点在龙陵城内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圈,当中亚军突破城防之后,附近的联盟官兵就近选择“点”继续抵抗。

    城内巷战进行得异常的惨烈,中亚军士兵装备的单发三八式友坂步枪在巷战中怎能抵过1a1汤姆逊冲锋枪和1卡宾枪、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等武器,配合熟练熟悉地形的联盟士兵总能在局部使用较少的人对中亚军形成绝对的火力优势,依托防御点,与中亚军穿插对穿插,一旦得手迅速后撤。随即转换方向,经常出现在中亚军进攻部队地侧后翼,让中亚军瞻前顾后心惊胆寒。

    但是中亚军凭借着优势兵力很快扭转了局面,在紧急关头,奥斯将军警卫团、与5军增援的二个团全部投入战斗,很快失去的支撑点又被夺了回来,局部地区中亚军甚至被赶出了龙陵城。中亚军也清楚这是龙陵联盟守军最后的战役预备队了!

    联盟方面从第一机械化军与第53军和第十一集团军之间的频频中似乎发觉了龙陵方向战况有变。奥斯的胆大包天将齐扎阁公爵吓出了一身冷汗,木已成舟,齐扎阁公爵自然不能斥责身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奥斯,只好将军委会那些在他看来游手好闲地高参们骂了个狗血喷头,倒霉地高参们只好打起精神每隔半个小时就致电询问一次战况。

    最令人佩服的就是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保密制度,作为头等军事机密的龙陵被困,竟然被一位曹姓高参当饭后茶余话题告诉了他当记者的小姨子,于是精锐第一机械化军浴血鏖战不幸被围的消息传开后。国人顿时议论纷纷,龙陵的战况可谓牵动着全国上下的心。

    自抗战以来,守城部队等到援军之先例极少有之。大都是成建制为国捐躯,身死城失,成功坚守地范例实在少之又少,国人心中实在不愿相信那个多次创造奇迹的奥斯和他率领的如同一群小老虎一样地部队会被中亚军包围。首先是那家刊登了龙陵被围消息的报馆被民众砸毁,短短一天之内。无数个版本的谣言充实于市,最后逼得中央日报站出来非常含糊的辟谣。

    中央日报这一辟可不得了。国人这才意识到第一机械化军和那个年轻英俊地奥斯可能真的危险了。

    齐扎阁公爵被气得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