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61章 疑似的情敌
已经延续一百多年,之前圆觉师太曾提到,东市有家糕作坊,主人因花糕做得好入赀为员外官,人称花糕员外的,便是这位邵郎君祖父。

    如今邵家铺开的产业不少,早已不指望着花糕养家,但这毕竟是祖宗基业,嫡枝正脉的子弟成年后都要先去花糕作坊待一阵子。

    邵杰这阵子便在花糕作坊待着呢。听两个客人说曲江边有花糕做得极好,但平时找不到,只节庆时候才有,后来又听说是崇贤坊一家沈记酒肆在那里摆的摊子,邵杰今日来崇贤坊访友,便想起这沈记来,故而上门探访。

    小酒肆不大,但里里外外都透着干净精神,邵杰看看墙上的画和小摆设,觉得这家铺子能做出好花糕不奇怪。

    及至见了女主人,又吃了几种花糕,喝了一壶冰镇酸梅饮,邵杰便做了决定。

    “既是东市桂香园邵家的郎君,如何看得上敝店的糕方子?”沈韶光笑问。

    之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自己做的糕点精致是精致的,要说多么难,是没有的,尤其对于行家们,只要掰开尝一尝,试上几次,总能做个差相仿佛。在这个没有专利的年代,这位郎君却要花百两银子买豌豆黄和百果糕的方子,未免有些奇怪。

    “小娘子太谨慎!”邵杰笑道,“那某就实话与小娘子说,这两样糕虽然好,但不及小娘子这卖糕的主意好。适才听小娘子的婢子说,不同节气时令,有各种花糕礼盒,‘锦绣前程’盒,‘花好月圆’盒,‘福禄寿喜’盒,里面铺排印了适当花纹的各式糕点……”

    “某虽未能亲见,但品了刚才的几道点心,看了上面的花纹,也可以相见这礼盒是怎样的了。惜乎某最烦过年过节出门凑热闹,不然也不用在这里凭空想了。所以,某想借鉴借鉴,但凭白拿了小娘子的主意,又不好意思……”邵杰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

    看着这笑起来颇为可爱的年轻人,听着如此直率的话,沈韶光几乎有回到现代的错觉,实在是本朝人太习惯含蓄,不说林少尹那种逗闷子的典范,便是普通人也难得见到这种“直抒胸臆”的。

    还是那句话,这种“创意”连糕方子都不如,都是大家可以随意用的,这位邵郎愿意用百两白银来换,不管是百年老店爱惜羽毛也罢,年轻人良心未泯也罢,到底表达了尊重,让人喜欢——尤其对比同坊的云来酒肆,一样都是存在差异化的竞争关系,这位的姿态太好看!

    沈韶光也是痛快人“既如此,便多谢郎君看得起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沈韶光铺开纸现写两种糕的方子,又极大方地让阿圆去找一找还存有的包装盒,把店里现有的糕攒了两盒子,“敝店平日卖糕不多,只家常的几种,郎君莫要嫌弃。”

    邵杰笑道“痛快!小娘子巾帼不让须眉!”

    待接过这位沈小娘子递上的字纸,看着上面瘦劲遒正的字,邵杰牙疼似的呻·吟“果真不让须眉啊,小娘子连字也写得这般好……某若能写成这样,在兄弟们中间该得多么扬眉吐气。”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邵杰自爆家丑“不瞒小娘子说,我家几代人,都手巧,却巧在别处,没巧在读书写字上……”说罢哈哈大笑。

    沈韶光是真喜欢这位年轻人,没有足够的自信恐难有这般快活的自嘲。

    沈韶光笑道“也不瞒郎君说,儿也手巧,却没巧在针黹女红上。元正院子里挂的春幡幸好挂得高,不然忒丢人……”

    邵杰哈哈大笑。

    沈韶光也笑。

    去后院拿腊肉的于三“……”

    刚进门的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