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8.灯市修罗场
年轻人的兴,虽不记得这女郎们谁是谁,但情景还是能看出两分来的,阿晏也确实该娶新妇了,“让阿素她们送我回去就好,你——”

    林晏已对秦五娘和庞二娘道:“不耽误二位女郎看景了,告辞。”

    秦五娘微笑着对江太夫人一福,庞二娘只得也随着福身下去。

    江太夫人含笑对二女点点头:“你们玩吧。”

    林晏扶着祖母缓缓往回走,奴仆婢子们在身后跟着。

    进入林宅大门,江太夫人笑道:“阿晏啊,我看那两个小娘子甚好。尤其穿绯红衫子那个。你适才说,那是谁家的女郎来着?”

    “那是秦仆射的孙女。”

    江太夫人皱皱眉,想不起什么,只问:“做不得亲吗?”

    林晏被祖母的直率逗笑了,江太夫人也笑,“你莫嫌我烦。我一时糊涂,一时明白的,也没法帮你做主了,你又是个有主见的孩子。这娶新妇的事啊,你也要上上心。家里没个主妇,没个孩童,只我们祖孙两个,多冷清啊……”说到后面神情就寂寥起来。

    林晏轻声答:“是,阿婆。”

    沈韶光在街上转了一圈,觉得看景不如听景,这大唐灯会,也不过如此,或许上元节的灯会能更好看?好看也不去看了,灯会上人多,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你看今天街口卖糖果子的都卖疯了。

    给自己和阿圆每人买了一串举着吃,比自家做得要差不少,沈韶光觉得。阿圆把沈韶光剩的半串也拿过去吃了,吃完给出相同的评价。

    沈韶光回到庵门口,回头对不远处的柳丰微微一福算是道谢,便翩然闪进了门里,阿圆却对柳丰没什么好脸,“咣当”关上了大门。

    其实沈韶光对这位柳郎君也有点没脾气了,就跟前世那些只每晚微信发“晚安”的男生似的,你们到底是想做啥捏?

    七月十六晚上还有灯会,沈韶光却懒得出去了,只在小店守着,给了阿圆几个钱,让她自己出去逛。

    因时间紧,十六晚上店里只准备了点玫瑰糖糕和艾窝窝。坊里熟客见开着门,便来买,备得不多,很快就卖净了。看着簸箩里的铜钱,沈韶光觉得,果然还是赚钱更有乐趣一些。

    过完了中元节,又下了一场连绵几天的雨,天便有了秋意。

    沈韶光磨刀霍霍,是时候开始“贴秋膘”计划了。

    自灌汤包子一炮打响,沈韶光便琢磨着再多增加些猪肉食品。

    可能是魏晋以后,中原胡化得厉害,猪肉这种古老的肉食竟然式微起来,此时流行的是吃羊肉,当然牛肉也好——只是律令上对宰杀耕牛限制很多,然后便是各种鱼。

    作为猪肉的铁粉,沈韶光觉得自己要担负起振兴猪肉菜的重任,然后便想起另一位有同样念头的猪肉粉苏学士来——到宋的时候,猪肉犹“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呃,要不,就从东坡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