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九章
或许能查到些蛛丝马迹。”

    青峰道“内宫之中守卫森严,库房岂是说进去就能进去的?”

    “这个好办。”徐器大手一挥,“我在锦衣卫里有相熟的小兄弟,能够找到机会进入存放案牍的库房。我将此事交代给他们,应该能成。不过这样一来,侯爷可就欠徐某一个人情了。”

    他向来把利益得失计算得很清楚。西北的事他跟裴延已经算两清了,这桩算是额外的帮忙,自然得讨要报酬。他从来不干没有回报的事。

    “侯爷说徐都督放心,只要此事能够办成,以后有需要侯爷的地方,尽管开口就是了。”

    徐器抱拳“有侯爷这番话,徐某自然不敢不尽心去办。若没有别的事,徐某不便久留,先行告辞了。”

    青峰见裴延没有留徐器的意思,便机灵地说道“小的送都督。”

    送了徐器回来,青峰进内间,对裴延说道“当年的事就算跟他有关,他也会想办法把自己摘干净。侯爷真的信他?”

    裴延道自然不信。但线索已经中断了,如果真的能拿到当年父亲和兄长通敌叛国的信,也许上面能查出别的线索。此外,也无别的法子可想。

    青峰想起那些年在军中,侯爷为了不惹麻烦,甚至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一直背负着罪臣之子的枷锁。直到弘治二十三年那场战役立下大功之后,他才敢说自己是谁。

    “如果真的能将当年的案子翻过来,老侯爷和世子泉下有知,应该也会瞑目了。”

    如今的靖远侯府能够在京城中站稳脚跟,全是依靠裴延的军功。但裴家始终背着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裴延的父兄仍然葬在千里之外的流放之地,不得迁回裴氏宗祠。裴延每每思及此,便不得安眠。每逢佳节,看到家家户户得以团圆,更是如鲠在喉。

    因此他不惜代价,与徐器这种小人合作,也要把当年的事继续追查下去。

    至于安国公……裴延握了握拳头,他虽然死了,他的女儿也死了,但安国公府,要为当年的事付出代价。裴家沉冤得雪的那日,便是安国公府覆灭之时。

    沈潆看到不远处有个摊子挂着很多花灯,花灯底下飘着红纸条,就知道是在猜灯谜。只不过这里猜灯谜的,很多都是小童。他们站在花灯架子下,仰着小小的脑袋,一边看着红纸条,一边写答案。

    其中有个头顶绑着一个小揪揪的男娃娃,不过四五岁的样子,生得十分可爱。他写得很快,可站在一个花灯底下犯了难。别的孩子都有父母或者大人在旁帮忙,他就一个人,也没有人可问。

    沈潆忍不住走过去,站在他旁边,看了一下那个谜面。

    画着一个骑驴的诗人,雪上留下几点蹄子印。要打四个字的成语。

    沈潆俯身对小童说道“踏雪寻梅。”

    小童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立刻把答案写了上去,举手道“我答完了!”

    摊主走过来,拿起他写的答案,一一核对了,然后道“小公子了不得啊,答得又快又好。这个给你了。”他拿了个虎头灯递过去,那小童欢天喜地接过,向他道谢。

    摊主也觉得他可爱又聪明,还摸了摸他的头,又抓了一把果脯之类的东西给他吃。

    沈潆总觉得这小童眉眼之间有几分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就蹲在他面前问道“你爹和娘呢?”

    小童一边剥开果脯的纸,一边说道“爹娘吵架了,姐姐在哭,我自己跑出来玩。你怎么也一个人?”

    沈潆觉得他人小鬼大,捏了捏他的脸“我跟你不一样。你怎么知道那么多灯谜的答案?”虽然对她来说不难,但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也并不简单。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