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96章 雪藏


    “好吧,”姜妍拍了拍胸脯,“把钱交给我你就放心吧,不出两年,定能十倍还你。”

    秋官对她的十倍还之并没有什么期待,突然想到什么,说:“你帮我把那些小玩意儿卖了吧,把锦绣坊东边的商铺买下来,就落在你的名下。”

    姜妍摊了摊手:“可我一个小孩,哪能守得住这么显眼的财产啊。”

    就算在现代,一个小孩子坐拥大额财产,还有极品亲戚和监护人来争产呢,更何况是在古代。

    秋官:“商铺隔壁的锦绣坊就是顾七小姐的嫁妆,你与顾七小姐相识,她自当照拂于你。”

    姜妍懵逼脸:“顾七小姐是谁啊?”

    秋官:“环儿姑娘不就是顾七小姐身边的丫鬟么?”

    姜妍:“可我跟她不熟啊,她都没正眼看过我。”

    秋官:“你和环儿姑娘相熟就足够了。”

    姜妍:“哦~我懂了,狐假虎威。”

    就财产问题达成了共识,姜妍心情愉快地跟秋官讲起了《女驸马》,秋官也听得十分认真。

    楼下的两个随从上楼看过一次,见秋官真是躺在摇椅上听姜妍说书,又下楼去了。

    只听了一会儿,秋官就回去了,同样是靠嗓子吃饭的,他也不想姜妍说太多的话。

    怀揣着巨款的姜妍,则下楼跟常来茶馆听书的房牙子——也就是古代版房产经纪人,打听了一下买房的手续。

    发现古代买卖房屋的税费真黑啊,交易总额3%的契税就不说了,给房牙子的佣金也是应该的,但买田产的合同要交“契纸钱”,官府工作人员盖章要交“朱墨头子钱”,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如果不想交这些钱可以不去县衙过户,双方签个“草契”就行了,许多百姓都是这么干的,“草契”在民间也有一定的约束力。

    不过姜妍向来遵纪守法,她还是想要政府盖章的正规契纸,尽管清初比较混乱,随时有家破人亡的危机(参见槐树村的跑马圈地),一张契纸并不能保障什么。

    然而这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她没有户籍啊。

    小原主是她爷爷在官道旁捡来的孤女,人口统计的时候还没有她呢,小原主爷爷的户籍纸也早随着房子烧掉了。

    而槐树村的人不是被迫投充为奴,就是背井离乡了,没有担保人之类的人来证明她是她爷爷的孙女啊。

    简而言之,姜妍现在是个流民,没法直接到县衙过户房产。

    而流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没保障的,虽然有户籍的平民也没好到哪儿去就是了。

    听完姜妍的烦恼,佟掌柜一拍大腿:“我当是什么事呢,把你愁成这样,我娘家哥哥就在仁和县衙的户房当书办,一天就能给你把户籍办妥。”

    说到这仁和县衙,就不得不提到,杭州城还有一个钱塘县衙。

    为啥呢?因为杭州城虽然只有一个城,却分属钱塘县和仁和县,这两个县衙都在杭州城内。

    姜妍用星星眼崇拜地望着佟掌柜:“原来您朝中有人啊。”

    “那是,不然死鬼的李氏茶馆哪里还能在这清河坊市开下去,”佟掌柜得意地环顾了一下茶馆,把手掌伸到姜妍面前,“五钱银子。”

    姜妍警惕地捂住荷包,问:“干嘛。”

    佟掌柜伸出手指,点了一下姜妍的额头:“你以为托人办事不用钱的吗?我娘家哥哥不得打点他的同僚啊?”

    佟掌柜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姜妍也不好再吝啬那点银子了,肉疼地掏了个银角子给她,这可是整整五百文钱啊,能买六十斤大米了。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