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74章
    自从运河公路建成开通后, 这条路上的人流陡然多了起来。

    有外地来的客商,有从周围府县到杭州城游历旅行的闲人, 有从乡下挑担到城里去卖货的农民, 连杭州城里的市民都热爱去运河公路上逛一逛,踩一踩这硬硬实实、平平整整的路面。

    这会儿他们还没发明这样一个词——压马路。

    水泥马路和砖瓦水泥房, 迅速风靡了浙江及南直隶全境。

    各地热衷于修桥铺路行善积德的富绅巨贾,都热衷于请万达建筑公司, 给家乡修条马路,再立上两座石碑,刻上自己的名字。

    百年千年之后,家乡人还能走在这条路上, 还能看到自己的名字,念叨某某大善人的恩德。

    如果姜妍知道他们的想法, 肯定会诚恳地告诫一句:你想多了。

    别说现在的水泥路, 就算是后世的水泥路,能保持十年都是良心工程了。

    水泥厂的水泥销量十分火爆, 产能渐渐跟不上了。

    姜妍大笔一挥,在浙江宁波建一个分厂。

    为什么要跑到宁波建分厂呢,因为玄微要在浙江宁波重开市舶司了。

    市舶司就相当于现代的海关,把持着境内外贸易, 专门收关税的。

    大明现在很穷,穷得连士兵的军饷都快发不起了,又不能学吴三桂那样横征暴敛,更没有大清入关积累下来的巨大财富, 只能重开市舶司,收些商税了。

    而重开市舶司,肯定要建好配套设施,比如码头、城墙、仓库、街道等等,不然偷税漏税的人多了还得了。

    这样一来,水泥厂的水泥就派上了大用场。

    宁波府就在钱塘江的出海口,地理优越性也就比长江入海口的松江府(上海)差一点,重开市舶司后,必定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立志于成为古代地产商的姜妍,决定在宁波府买几块地开发成商业区、住宅区甚至现代化城镇,等宁波府的经济水平上来后,就变成下金蛋的母鸡了。

    所以,宁波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除了供应市舶司的建设外,剩下的全部自用。

    最近的杭州城除了出现水泥这样的新鲜事物外,各大药店的生发剂也横空出世,卖得十分火爆。

    至于这生发剂有没有效果,那就见仁见智了。

    虽然大明朝廷并没有强迫治下东南地区的百姓割掉小辫子,也不关心你留什么发型,但大家还是有正常的审美观的,金钱鼠尾任谁也不会昧着良心说好看是不。

    所以原本担心大明迟早要被大清灭掉的百姓,见政局稳定了,大明看起来不会被大清灭掉,说不定还会反过来灭掉大清,纷纷把小辫子剪了。

    不幸的是,有些人剃头剃得频繁了,头皮受到损伤,居然长不出头发了,这是多么悲伤的一件事啊。

    各大药店瞄到商机,纷纷推出各种配方的生发剂,连何首乌的价格都暴涨了两倍,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下兴起的职业——剃头匠们失业了。

    失业的剃头匠们只好放下剃头担子,加入了建筑工人的行列,为大明帝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由此也能看到姜妍的水泥厂养活了多少人。

    除了水泥厂,姜妍还新建了一个玻璃厂,主攻无色平板玻璃,可以用来制作玻璃镜子。

    中国很早以前就能生产玻璃了,不过只能生产出有色玻璃,况且古人不爱用玻璃制作的器皿,独爱瓷器的高雅,也就没怎么在玻璃上下功夫。

    姜妍这回要生产的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