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3章 黑社会
    清河坊市,姜氏生活馆。

    姜妍提着炭笔,在店铺里的各个格子架用阿拉伯数字标上商品的价格。

    二妮端着栽着小松树的盆景过来,问姜妍:“这个放哪?”

    “放靠近门口的最下方的格子柜里,”姜妍指挥着二妮放好盆景,在格子柜下方然后标上“30”。

    二妮瞪大了眼睛,看着数字道:“你疯啦,一颗杂草也敢卖到三十文。”

    由于姜妍持之以恒的教育,小伙伴们都已经认得了1到100的阿拉伯数字,所以她标的价格小伙伴们完全能看懂。

    姜妍白了二妮一眼,没好气道:“什么叫杂草啊,你看这颗小松树多么有风骨,这假山多么嶙峋,还有这八角亭子铁蛋雕得多辛苦。”

    孙木匠做货架的木头剩下不少边角料,姜妍就废物利用,让铁蛋做点小玩意了。怎么说铁蛋也是当过大半年木匠学徒的人,基本功还是有的。

    废了半天功夫把商品归置好,姜妍满意地巡视着自己的地盘。

    古代的商品可不像现代那样,可以任你看任你摸,这时候的店铺大多都有高高的柜台,货品就放在柜台后面。

    想看货,只能让伙计拿给你。如果你一副寒酸样,人说不定还不给你看呢。

    远的不提,就说七八十年代的供销社,售货员一个个牛气冲天。

    你让她拿块的确良的布料,人家说不定还怼一句“你买得起么,买不起就别看”。

    所以姜妍这开放性的、现代化的、类似超市货架的店面格局,在古代是开了先河的。

    至于会不会有小偷小摸的人,姜妍表示她毫不介意,因为她卖的都是华而不实成本低廉的装饰品,偷也无用。

    况且这商铺是买的,不用考虑房租水电物业费,赚到的都是纯利润,只要够几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她就满足了。

    如果店面的生意特别赚钱,她反而要担心会不会被针对了。

    没看黄历,没点爆竹,也没邀请宾客,姜氏生活馆就这么低调地开业了,六扇门板全部打开。

    现代化的店面格局吸引了不少行人的目光,这些个行人在二毛三毛热情的招呼中也进来转了几圈,看个新鲜。

    然而大多数都是只看不买,也就几个图新鲜的年轻人花几文小钱买了诸如七巧板、鸡毛毽、藤编蹴鞠之类的小玩意儿。

    三妮的数学最好,她负责站在门口处的柜台结账,十岁的身高将将比柜台高出一个头。

    店里的全儿童配置让不少客人犯嘀咕,不过这会儿童工盛行,他们也只当掌柜的暂时不在。

    直到姜氏生活馆成交了几笔生意,前后左右的商家,才注意到新邻居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开张了,于是互相通了个气,相约着一起到姜氏生活馆道贺来了。

    姜妍真是受宠若惊,已经习惯了人情淡漠的现代社会的她,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道贺。

    不过,他们在找谁啊?

    姜妍清了清嗓子,把众掌柜的目光吸引了过来,“诸位百忙之中前来道贺,小小姜感激不尽,改日当专程上门向诸位道谢。”

    隔壁锦绣坊的顾掌柜问道:“你这小娃是哪个,你们掌柜呢?”

    姜妍眨了眨眼睛:“我就是店里的掌柜啊,也是这家店的东家。”

    槐树村的几个孩子应和道:“是啊是啊。”

    众掌柜面面相觑,从情理上来说,这不太可能。

    可若这小娃不是店里的东家,为何开业这么重要的日子,店里会没有一个大人?

    姜妍见众人不信,解释道:“我有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