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4章 生日蛋饼
    小小的土地庙里收拾的干净整洁,小花和小虎正躺在厚厚的棉被里睡觉,干瘦的小脸蛋也丰盈起来。姜妍很期待他们长到肉嘟嘟的模样,她可喜欢胖娃娃啦。

    姜妍入神观看小宝宝睡颜的时候,三妮扯了扯姜妍的袖子,一副难为情的样子,小声道:“你能教我说书吗,我不想到街上卖艺了。”

    没想到三妮如此有上进心,姜妍老怀大慰,一口就答应了:“当然可以了,不过你要先学识字。”

    说书其实并不一定要识字,只要能说会道就行了,但姜妍并不指望三妮以后去说书。

    毕竟,说书行业大多还是中老年男子,年纪轻一点人家还不买账呢!参见现代的相声业和算命业。

    见姜妍这么痛快地应了,三妮高兴地指着窝棚外的一小片沙地:“你看,沙子我都准备好了,这些沙子都是我到城外河里淘的。本来想让铁蛋哥教我识字,可他会的字很少。”

    姜妍拍了拍胸脯,:“那你找我可找对了,我已经学会《千字文》所有字了,先教你这个吧。”

    于是姜妍把铁蛋和四个妮都招呼了过来,准备先教他们背诵《千字文》。铁蛋由于之前学过一点,主动做饭去了。

    午饭做好的时候,三个毛垂头丧气地拎着一串草鞋回来了,显见生意不佳。

    正痛苦背书的二妮顿时来了精神,挖苦三个毛:“我们几个每日每夜编了这么多草鞋,你们不会一双也没卖出去吧?”

    三个毛的头垂得更低了。

    大妮锤了一下二妮的背,“说什么呢你。”

    又对三个毛道:“本来就是没本的生意,卖不出去也没什么,咱自己也能穿。”

    铁蛋也挨个摸了下大毛二毛三毛的头,“快过年了,街上没人,先攒着,年后再卖。”

    姜妍也附和道:“是啊是啊,年后你们可以挑担到城隍阁去卖,正月里上香的人多。”

    三个毛卖春联顺风顺水,卖草鞋折戟成沙,受了点打击,被安慰安慰也就好了,还跟姜妍讨教年后除了草鞋还能做什么买卖。

    大妮打开锅盖,给众小孩盛饭,“好了,吃饭吃饭,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说。”

    三个毛和另外三个妮眼里都冒出了小星星,“白米饭和肉。”

    洁白的大米饭,铺在米饭上焦香微卷的腊肉,都显得格外诱人。

    大妮给每个人都分了差不多分量的米饭和腊肉。

    姜妍:“我不吃米饭,你把锅巴盛给我。”

    她可喜欢锅巴了,可惜她在城隍阁只有她和玄微吃饭,又只有一个炭炉一个陶锅,从没做过白米饭。

    一顿饭吃得众人幸福满满,连小花小虎都拍着手掌说“好吃好吃”。

    吃了午饭,姜妍就把自己为槐树村小伙伴思考已久的发展规划跟他们细说了。

    为了了解这三百年前的杭州城,姜妍做了不少功课。

    杭州城历史悠久,十个城门千百年来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不同用途,还流传着一首童谣。

    北城: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

    南城:候潮门外酒坛儿,凤山门跑马儿。

    紧邻西湖的西城:钱塘门外香蓝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

    东城:庆春门外粪担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

    姜妍说:“城北武林门外至湖墅一带,是杭嘉湖淡水鱼的集散地,又是京杭大运河的起讫点,每天有无数大船往来,那边的北关夜市也特别繁华。

    等我再攒一段时间的钱,就可以买辆驴车,到武林门外便宜收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