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章 说书人
    吃完一碗热乎乎的汤面,姜妍的胃终于不再造反了,也有时间来研究自己的处境啦。

    目前自己是一个衣食无着居无定所没有长辈看护的小乞丐,明显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很容易被社会上不怀好意的人欺负。

    安全起见,还是得找到槐树村的小伙伴,虽然都是小孩子,但一根筷子折得断,一把筷子折不断,抱团取暖在古代社会可是很重要的。

    但是问题来了,她不识路啊,也不敢乱走,万一被人拐卖了可咋办,所以还是让槐树村的小伙伴来找她吧。

    除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外,她还得想几个创收渠道混饭吃,短期目标是保证温饱,中期目标是小富即安,远期目标是富甲天下。

    这些个目标都不难实现(以手机之|神|的|名义起誓),所以暂时可以放在一边。

    当务之急是还是要弄到下一顿的饭钱,毕竟创业也是要时间的啊。

    姜妍瞅了瞅面前古色古香的城隍阁门楼,打算进去转转,了解了解清初的人文情况,顺便讨几文饭钱,然而门口卖香烛的庙祝不让她进去。

    切,不让进就不让进。

    南方的冬天湿气重,冷到人骨子里,姜妍环抱着肩膀靠着庙墙,想让自己更暖和一点,然而这并不起什么作用。

    小原主身上的麻布单衣从初秋穿到深冬,早就破烂得不成样子了,脚上的布鞋也磨通了脚后跟,五个脚趾露出了四个。

    小原主的身体十分地瘦,浑身没有几两肉,两只小手细得跟树枝一样,这得是饿了多久才饿成这样啊。

    姜妍不由叹了口气,站起身从低矮的灌木上薅了把雪,把手仔仔细细搓了几遍。

    她占了小原主的身体,小原主是不是占了自己的身体呢?但愿如此吧。

    想到这里,姜妍不由佩服爸妈的先见之明。

    当年计划生育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爸妈宁愿移民也要多生孩子少种树,所以自己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中间的自己就算噶屁了爸妈也不会太过伤心……的吧。

    受到爸妈启发,自己叔伯姑舅通通移民生孩子,所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孙辈众多,自己的离去也不会让他们太伤心的……吧。

    呜呜呜~嘤嘤嘤~俺一点都不难过,俺要在这万恶的旧社会闯出一片天,姜妍攥着小拳头给自己打气,“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城隍阁前门处一大片平坦的空地,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相当于一个小集市了。路旁边有摆小摊卖汤面、馄饨、元宵的,有挑担卖糖葫芦、鸡毛扫、箩筐的,还有个老头在大槐树下讲古,旁边围了一圈人。

    姜妍厚着脸皮从外圈挤了进去,旁人可能嫌她脏,纷纷挪了一点空,让她轻轻松松挤了进去。

    老头貌似在讲郑成功的故事,“话说这个国姓爷啊,永历十二年,也就是三年前……”

    围观人群中的一个青年当即打断的老头的话,“老丈,咱得说顺治十五年,可不能用永历年号啊。”

    “对对对,后生说的是,”老头从善如流,“话说这顺治十五年呐,国姓爷统率水陆两军十七万,与我浙东的张煌言大帅会师,大举北伐,大军进入长江之前,于羊山海域遭遇飓风,损失惨重,只得暂且退回厦门,大家说这邪门不邪门……”

    不远处有两个穿着正蓝旗甲胄的八旗兵丁走了过来,围观群众纷纷给老头打眼色,老头当即转了话锋:“可见这前明是气数已尽,我大清才是天命所归啊。”

    围观群众附和道:“极是极是。”

    八旗兵站在旁边不走了,老头换了个话题道:“今天还要给大家讲一讲王真人的事迹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